发生森林火灾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发生森林火灾相关知识

佰佰安全网小编了解到,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

2、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

3、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进行预测预报来进行防范。

森林可燃物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佰佰安全网小编了解到,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另外,产生森林火灾有三个主要条件,森林可燃物、火源和助燃物(氧气)。因此就原因而言,首先人为因素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天气因素,像高温、干旱等天气造成地面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引起林内或地表可燃物自燃,从而造成森林火灾;再有一个因素是夏天雷雨容易造成“雷击火”,也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还有就是火山喷发等因素,这个在我们国家并不多见,在日本等火山较多的国家出现过。

总结来看,高温、连续干旱、大风天气和夏季雷雨天气引发的雷击火是导致森林火灾的最主要天气因素。

此外,森林火灾还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细小的干枯杂草和枯枝落叶等是最易燃烧的危险引火物,干燥和死的可燃物较潮湿或活的可燃物易燃,含大量树脂的针叶树和樟树、桉树等阔叶树较一般阔叶树易燃。郁闭度大的林分林内潮湿,不易发生火灾;反之,则易发生。森林火灾和地形因子也有关系,如阳坡日照强,林地温度高,林内可燃物易干燥,陡坡雨水易流失,土壤水分少,都易发生火灾。

佰佰安全网温馨提示,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

另外,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就地取材,尽快做好自我防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 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 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 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

②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的方 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 逃生。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往 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 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 伤亡。

③垂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 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 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 地卧地避烟。不可选择低洼地或 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 易沉积烟尘。 

佰佰安全网小编了解到,凡一年内干季和湿季分明的地区,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干季。这时雨量和植物体内含水量都少,地被物干燥,容易发生火灾,称为火灾季节(防火期)。中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

另外,森林火灾还与天气(如高温、连续干旱、大风等)有密切关系。热带雨林中常年降雨,林内湿度大,植物终年生长,体内含水量大,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其他森林不论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除了季度规律,一般具有下述变化规律:

①年周期性变化。降水多的湿润年一般不易发生火灾。森林火灾多发生在降水少的干旱年,由于干旱年和湿润年的交替更迭,森林火灾就有年周期性的变化。

②日变化。在一天内,太阳辐射热的强度不一,中午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大,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多;早晚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小,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少。

第一,万里晴空,能见度愈高,火灾危险性愈大,火灾发生较多。反之,天气雾蒙蒙的,火灾发生较少。

第二,风向不稳定,火灾发生较多。

第三,出现乱流,如在野外或墙角落出现有纸片、尘土的旋风,火灾危险性大。

第四,冷气团南下,下雨前几天反常,出现高温天气,火灾发生较多;雨后几天,天气很好,温度较高,火灾也发生较多。

第五,太阳黑子活动低谷时期,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火灾发生严重。

热带雨林中常年降雨,林内湿度大,植物终年生长,体内含水量大,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其他森林不论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一般具有下述变化规律:

①年周期性变化。降水多的湿润年一般不易发生火灾。森林火灾多发生在降水少的干旱年,由于干旱年和湿润年的交替更迭,森林火灾就有年周期性的变化。

小编了解到,林火发生的次数与日照有直接关系。从各地调查材料分析,10-14时发生火灾次数最多。其次为14-18时和6-10时。最少在6时以前和18时以后。根据昼夜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四段时间:

(1)8-13时火势增加,蔓延逐渐加快,林火处在发展阶段。

(2)13-18时火强度最大,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是不易扑火的时刻。

(3)18-次日4时火强度渐弱,有利于扑火。

(4)4-8时火强度最小,蔓延缓慢,最有利于扑火,是扑灭林火的最佳时刻。

另外,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与日照变化有关,白天,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而且发生火灾后,蔓延速度快。夜间或早晚气温低,空气中相对湿度大,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较之白天小。火势蔓延速度比白天慢。

小编了解到,一般来说,森林火灾过程中有四个危险地带:

1、山岙、谷地。因为闭塞的山谷会增加热空气的传导速率,容易产生新火点,当山谷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沉积,形成大量一氧化碳。

2、陡坡、悬崖。陡坡会改变山火的蔓延速度,沿山坡向上逃避林火是极其危险的。

3、马鞍部。

4、窄山脊线(拱脊)。在那里往往产生热辐射和热传导,温度极高,人无法忍受。若山脊线附近着火,其林火行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这是因为林火使空气升温沿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空气乱流。

那么,如何扑救森林火灾呢?小编有以下建议:

(一)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强化扑火组织。一是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是否宽松、阻燃。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六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七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八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小编认为,森林发生火灾后,虽然森林有再生的功能,但是,一般都要经过几年乃是几十年才能恢复。但是,很多珍稀动植物很可能会因为火灾灭亡,而灭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吧。

首先,林火反复燃烧,不仅会导致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使森林向旱生群落方向发展,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森林火灾会大大降低森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还会使森林贮存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生态因子的混乱,这往往需要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恢复。

其次,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