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蚧排泄的粘液,污染树体,如油渍状。被害枝条凹凸不平,发育不良,树叶枯黄、早落,重者整枝或整树枯死。有的种类还集聚在果实上为害,使果面凹陷、变色,损害果品质量,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了解一下粉蚧发生因素有哪些吧?
1、气候因素
温度、降雨和风对粉蚧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大。如吹绵蚧适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活,雌成虫在气温25~26℃,湿度较高时产卵最多,而在15℃以下时产卵减少;若虫正常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2~28℃,超过32℃则开始死亡,在40℃以上或-12℃时即大量死亡。褐盔蜡蚧卵在平均气温19.5~23.4℃,平均相对湿度41%~50%时孵化率最高;平均气温超过25.4℃,平均相对湿度低于38%时,卵的孵化率降低89.3%。
湿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湿条件下粉蚧的存活率降低。过高的湿度往往有利于粉蚧发生,很少引起若虫死亡,而当湿度低于15%时,若虫会大量死亡,因此,干旱的年份不利于粉蚧的发生。此外,大雨对正在迁移的若虫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可将若虫冲刷到地上而不能爬上寄主,小雨则没有影响。
不同粉蚧对光照的反应不一。绵蚧科、蜡蚧科和粉蚧属的种类,表现为正趋光性,而生活在地下的珠蚧属则表现为负趋光性。风对粉蚧的传播有一定辅助作用。[2]
2、天敌因素
粉蚧的天敌种类较多,对其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捕食性天敌是粉蚧的重要天敌,主要属于鞘翅目、脉翅目及螨类,革翅目、双翅目、缨翅目中亦有;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澳洲瓢虫Rodalia cardinalis、大红瓢虫R. rufopilosa、小红瓢虫R. pumila、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黑缘红瓢虫C. rubidus、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cu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晋草蛉Chrysopa shansiens等。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小蜂总科的天敌为主,国内已经报道的寄生蜂有100多种;优势种类主要有蜡蚧跳小蜂Anicetus ceroplastis、A. howardi等10多种跳小蜂,以及矢尖蚧蚜小蜂Physcus fulvus、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i、蚜小蜂Aphytis sp.等。致病微生物常见的多为真菌类,较重要的有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li、双生座壳孢Aschersonia duplex、嗜蚧镰刀菌Fusarium coccophilum等。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整理的粉蚧发生因素有哪些的内容,一旦出现这种虫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粉蚧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 责任编辑: 张小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