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合同诈骗应该怎样进行预防

2019.03.13 20:04 195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来看看合同诈骗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吧?

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则对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切忌脑子一热,一掷千金的行为。

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一般而言,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是可以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签名的真实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内容的真实。因此,签订合同时应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厂商们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行骗。

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虽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较为隐蔽的诈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这就需要商家们在交易过程中多几个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延时间、对方人员提供情况相互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等。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人货分离的情况。不法分子想骗取货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想方设法让送货人与货物分离,在拖住送货人的同时,其同伙将货物暂时藏匿。所以,供货方在送货时,如未收到足够的货款,应避免人货分离,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及金融系统资源,及时核实用于抵押物品、票据的真实性。在交易过程中,如果碰到对方以房产、货物、票据作为抵押的情况,应该尽快通过房产、银行等部门核实用来抵押物品的真实性及是否重复抵押,降低受骗几率。

对那些不熟悉的购货人,尽量避免收取其开出的“远期支票”。因为利用“空头期票”实施诈骗是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他们往往利用支付货款的“档期”,转移货物后逃匿或者将货物销售一空后潜逃。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合同诈骗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的内容,本网职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职场诈骗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更好的保证家人外出的安全。

( 责任编辑: 张小付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合同诈骗能否附带民事诉讼

2019.03.15

2385

合同诈骗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2019.03.14

3512

支票是否一定要盖齐缝章

2019.03.12

3880

什么是齐缝章

2019.03.11

4840

齐缝章怎么盖

2019.03.10

6959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常见的合同诈骗行为有哪些?

2017年09月11日 15:34

4142

订单诈骗的特点与防范措施

2017年09月10日 15:41

4190

创业加盟陷阱与维权方法

2017年09月08日 17:20

3472

票据诈骗方式与法律处罚

2017年09月07日 15:23

3787

汛期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示

2023年05月29日 17:50

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