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属于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产品,常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那么吡虫啉药害会产生吗?接下来佰佰安全网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但是吡虫啉药害同样会产生。
吡虫啉对棉花、豆类和瓜类等敏感作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药害。在2005年就曾有农民在利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棉花害虫防治的时候中发生药害。棉花在其施药1周之后出现心叶失绿黄化,2周后作物植株枯萎、死亡。该地区的棉花受害面积超过200亩,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初步推测,吡虫啉中混入的除草剂可能是棉花药害的成因。
国内吡虫啉产品的剂型多为供喷雾法使用,用于种子及土壤处理的吡虫啉制剂所占比例极少,要远低于国际水平,但是吡虫啉拌种会产生药害是已经被证实。国内违法修改农药登记,将喷雾吡虫啉制剂用作拌种,已发生多起药害事件,例如在07年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因使用高含量吡虫啉乳油假冒的小麦拌种剂而造成严重的药害,致使小麦不出苗或出苗缓慢、不齐。还有11年,青岛某农民使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剂的喷雾对花生进行拌种,使得花生种大量霉烂不能萌芽。
经确认吡虫啉乳油、微乳剂中含有对种子危害极大的助剂或溶剂,所以严禁将其用作拌种处理。到现在为止,已产生的吡虫啉拌种药害,大部分是由吡虫啉乳油或可溶性液剂所引起的;而吡虫啉悬浮剂的成分中,对种子产生威胁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或丙二醇类抗冻剂成分。
虽然醇类成分易挥发、易降解,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对种子是安全的。但是,若在拌种入土后遇到低温情况,乙二醇挥发和降解受到限制,同时醇类物质又极易在种子、幼株内累积,将会有很大可能会产生的药害。醇类物质在植物体内累积过多,一般会表现为抑制植物进行有氧呼吸、破坏植株营养合成、酶失活或蛋白质合成受阻、降低叶绿素的含量、根系活性下降或生长受抑制。
除此之外,相关专家研究表明,使用粒径过细的吡虫啉粉剂进行拌种,同样会对种子存在有害影响。在吡虫啉粉剂中,吡虫啉与填料并非单纯的混合关系,其主要目的是让吡虫啉吸附在填料上,所以吡虫啉制剂颗粒越细,其释放速度就越快,因植物根系对吡虫啉吸收能力的影响,对吡虫啉的吸收速度也就越快。而吡虫啉的迅速吸收致使其浓度超过植物根系的承受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药害,限制植物的生长。
关于吡虫啉药害的知识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吡虫啉的知识,来佰佰安全网来查询搜索相关栏目吧。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