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小儿腹泻有哪些辩证与护理

2020.05.25 17:07 1666

小儿腹泻有哪些辩证与护理?小儿腹泻易发于夏秋季节,常因喂食不当、内伤乳食、感受暑湿而损伤脾胃,致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分,下迫大肠,则成泄泻。泄泻可分为寒、热、虚、实证。暑热夹湿泄泻严重易耗伤阴液,甚则导致阴损及阳的严重证候。家长掌握一些治疗护理常识,对于缓解症状,早日康复大有裨益。

伤食泻辨证及护理

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饮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伴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护理措施:①严格控制饮食。禁食6~12小时左右,腹泻好转,可进稀米汤或焦米稀粥。忌油和生冷瓜果。②按伤食不同可给予单味中药煎服,以帮助消化。伤于肉类,煎服焦山楂15克。伤于面食,煎服炒莱菔子10克,麦芽15克。伤于乳食,煎服麦芽15克。伤于谷类,用鸡内金、神曲、谷芽各10克煎服。③腹痛、腹胀按摩法。用掌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约5~10分钟,手法要轻,以诱导肛门排气,减轻腹部胀痛。

风寒泻辨证及护理

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伴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护理措施:①避免受风寒,在用热水袋保暖时,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皮肤。水泻不止者可用艾条灸脐部。②饮食宜素净,忌生冷瓜果。易喂热米汤、稀粥、烂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可用生姜3克,红糖6克,煎汤服用,以温中散寒、止泻止吐。③若伴有伤风咳嗽发热外感者,应卧床休息,用艾灸神阙穴。

湿热泻辨证及护理

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呈蛋花样水便,每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伴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大便性状、次数,注意患儿神态表情、饮水量和小便情况。②初起即腹泻呕吐,应禁食,根据病情轻重确定所禁食时间,最长不能超2天。③暴泻高热,湿邪郁蒸及阳液损耗过多,导致化火入营且体温在39.5℃以上者,可用35%酒精擦浴,并去医院诊治,如针刺合谷、少商、大椎、曲池穴。壮热者可用维生素B1针注射双侧足三里或天枢穴,呕吐者针刺内关穴等。口渴引饮,可服用淡茶、淡盐汤、橘子水或用生姜2克,盐4~5克,绿茶5克煎成口服液500毫升代茶饮。

脾虚泻辨证及护理

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可见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护理措施:①加强饮食护理,食稀饭、烂面条,少进油荤,取薏苡仁、山药、扁豆、红枣煨粥,宜热、软、少量多餐食,不宜过饱。②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风寒。③久泻不愈,可去医院诊治,如针灸推拿,针足三里、天枢、气海、阳陵泉,拔针后加灸,推拿运腹,运劳宫侧大肠,运脾土,运水入土,1~2天为一疗程。

总之,小儿腹泻是夏秋季节常见疾病之一,除经医生有效治疗外,精心护理非常重要,不仅要求家长耐心细致,还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才能达到使患儿早日康复的效果。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小儿腹泻有哪些辩证与护理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 责任编辑: 张小付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如何预防儿童春季腹泻怎么办?

2020.12.18

1591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2020.08.01

1548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 妈妈护理有哪些方法

2020.08.01

1509

宝宝经常腹泻有哪些常见原因

2020.07.31

1392

宝宝腹泻脱水 妈妈怎么护理好

2020.07.31

1281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儿童蛔虫病有哪些症状?

2018年01月06日 15:01

3510

哪些儿童容易患肠炎?

2017年08月04日 14:31

3360

儿童肠道感染的危害大吗?

2017年07月16日 11:12

2610

腹泻对儿童有哪些危害?

2017年07月15日 15:27

2846

儿童便秘的食疗方法

2017年07月14日 17:32

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