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互联网企业居然栽在了3名骗子手中,如此反常背后到底有无其他隐情?骗子是如何确定通过广告合作就能拿到大量游戏礼包码倒卖?对老干妈来说,是否真的完全不知情?
腾讯状告老干妈的“瓜”,想必多数人这几天都已经看得目瞪口呆。
继老干妈报警、骗子被抓,腾讯回应“一言难尽”,并主动示弱,将自己包装成《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之后,作为此事中的另外关键一方——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也有了回应。据该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待结果出来后,将发布通报回应社会关切。
互联网界素来盛产“大瓜”,只是没想到这次主角双方,一个是互联网“大厂”,一个是以“保守”著称的老干妈。“两极”碰撞到底是“必有一伤”,还是“皆大欢喜”,目前来看,局势还并不明朗。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腾讯“被骗”让“全网笑出鹅叫声”,其后续应对也卖惨自嘲,但此事可不只是“一笑而过”这么简单,围绕该案也仍有诸多严肃疑点需要厘清。
比如,腾讯向法院提出的财产保全是否过于随意?法院是否要承担核实义务?这里面是否涉及司法公正的问题?再比如,顶级互联网企业居然栽在了3名骗子手中,如此反常背后到底还有无其他隐情?一个细节值得注意,3名骗子到底是如何确定通过广告合作就能拿到大量游戏礼包码倒卖?这些问题显然不能被“傻白甜”的表象盖过去。
而对老干妈一方来说,此前对被冒充一事是否真的完全不知情?骗子成功行骗,是否涉及老干妈的公章管理?乃至网传的老干妈企业人事变动与骗子广告时间上的巧合,和此事有没有联系?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一厘清。
案件走到这一步,各有各的理,不知道谁要最终吞下1600多万的亏。腾讯尽管自嘲卖惨,但天生自带流量,“化危为机”的能力高得多。老干妈虽被指“赚了价值千万的广告”,却也同时被动遭遇各种放大解读:又是“走下坡路”又是“现金流周转不过来”,还被内涵“油盐多不健康”。如果换作是一家小公司,这样的经历恐怕会直接危及企业的身家性命。在这个意义上看,企业纠纷如何化解,其实也可以说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说到底,对此事的真相目前不能轻易下结论,到底谁无辜,谁是受害者,是否还会继续反转,只能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但作为一种现象,两家企业闹到这一步,显然不只是关乎企业利益的私事。投资者的利益,涉事企业处置惯性背后对应的司法态度,后续司法处理如何不偏不倚,乃至此事所消耗的天量公共关注等等,都溢出了企业私事的边界。
最后说一句,“瓜”越离奇,越需要明明白白收尾。对企业来讲,危机应对不能代表真相还原;对司法机关来说,则有必要以公正公开调查厘清原委。事已至此,各方都应多一点坦诚,多一点事实披露。纠纷要止于规则和法治,而不是打哈哈。(光明网)
( 责任编辑: 张奕 )
小编总结
对企业来讲,危机应对不能代表真相还原;对司法机关来说,则有必要以公正公开调查厘清原委。事已至此,各方都应多一点坦诚,多一点事实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