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科普> 正文

猩红热是怎么得的?

2017.03.27 11:16 3125

猩红热是由于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凭籍其表面的纤丝和胞壁分泌的脂性胞壁酸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可产生全身毒血症状及皮疹。那么,很多家长朋友会问了,孩子的猩红热是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很多学校有个别学生查出“猩红热”疾病,由于这种传染病发病快,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很多家长又对其不是很了解,就会疑问,猩红热是怎么得的呢?又是怎么传播的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来给您讲讲相关的猩红热知识。

得猩红热的病因是什么?

猩红热是A组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感染所致。A组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可侵及人体任何部位,以侵及上呼吸道最常见。细菌本身菌体成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均参与了致病过程,引起了一系列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链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即,它可以使得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排出外毒素红斑毒素,从而出现皮疹。

传播猩红热的途径是什么?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猩红热通过飞沫传播,由于这种链球菌在外界环境中普遍存在,带菌者和不典型的病例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患儿因比较容易引起重视,及时隔离,直接传播机会反而较少。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的间接传播偶可发生,皮肤脱屑本身没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夏秋季较少。

那么,为什么学龄儿童有较高的发生率?因为幼儿园和小学是他们聚集的主要地方,这些地方空间不大,但是人口密集,而且小孩子的卫生意识并不强,抵抗力低下,没有对疾病的传播有预防的意识,小孩之间很容易通过呼吸、咳嗽等方式进行传播,所以被传染的几率是很大的。

所以小孩的猩红热主要是由于传染所造成的,如果有家长发现了自己家的小孩患上了猩红热,应当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待在家中,避免传染更多的儿童。

得了猩红热会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为212天,多数为25天。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咽峡炎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 85%97%患者有发热,多为持续性,可高可低,近年来发热轻而短者增多。伴有头痛、食欲缺乏和全身不适等。脉搏增速,常超过体温增高的比例,小儿尤甚。热度的高低与持续时间与皮疹的轻重和变化一致,一般发热持续1周。

2.咽峡炎 98%患者有咽峡炎,咽部初感干燥,继而疼痛,吞咽时加重。80%左右的患者有扁桃体肿大,可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脓性渗出物,易于抹去。

3.皮疹  一般在皮疹出现前,先可见有黏膜内疹,表现在软腭黏膜充血,轻度肿胀的基础上,有小米粒状红疹或出血点。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得了猩红热怎么办?

1、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等。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童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如果是孩子患了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孩子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怎样预防猩红热?

预防一,通风和消毒:患者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者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预防二,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防三,治疗和隔离患者: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预防四,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

佰佰安全网建议:家长应当提高孩子对疾病传播的预防的意识,多了解疫情灾害知识,比如说戴口罩,勤洗手等。以避免猩红热在学校里大范围的传播。而且这种病并没有持续的免疫力,得过一次之后还可能得第二次,主要也是由于小孩的抵抗力低的原因。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猩红热怎么治疗?

2017年04月03日 10:06

2930

猩红热如何预防?

2017年04月02日 14:54

3171

猩红热患者饮食有哪些讲究?

2017年04月01日 13:47

2657

感染猩红病要注意什么

2017年03月28日 11:31

3511

吃盐多 伤血管

2023年05月22日 14:57

4991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中疾控:本轮疫情仍以BA.5.2、BF.7为主 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2023年05月18日 10:50

1796

病毒性肺炎高发阶段,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很有必要

2022年12月31日 19:51

1434

常态化核酸很常见,及时了解很有必要

2022年11月30日 14:15

1303

防疫期间消毒凝胶不可少,掌握正确方式很重要

2022年09月30日 16:49

1628

全员核酸检测很重要,判断新冠疫情的主要依据

2022年08月31日 23:50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