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科普> 正文

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2017.04.26 10:59 8023

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那地震是怎么形成呢?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在地球上,自然灾害频发,地震成为主要威胁,地震发生往往是因为地壳运动挤压,但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区的地震发生率越来越高,越来越频繁。那么,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呢?如何预防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来介绍一下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吧!

地震的定义

地震又叫地动、地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通常发生在地下10-25公里之处。由于人们对震源环境所知甚少,至今尚未建立一个依据充分,令人信服的地震成因理论模型。1911年瑞德根据1906年旧金山地震前后的大地测量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地震弹性回跳理论,认为当断层两侧的应变力大于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即产生破裂而发生地震。照此,断层的存在是发生地震的必要条件。

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没有断层就不会发生地震?地球大陆上纵横交错的断层是由何而来呢?在有些地区,大地震并不沿着大断裂或活动大断裂发生,地震前也未观测到反映应变能积累的地形变。而一些内陆地区水平受力和运动速率相对较大,但地震活动却较低。这又如何解释呢?有关学者认为,断层弹性回跳理论强调了岩体向水平作用力。其实,地震有可能在断层上发生,也可能不在断层发生,地震也可产生新的断层。

地震和地球深部结构有关,大陆新生代挤压区、拉张裂陷区和稳定大陆具有不同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与之相应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人们推测在一些地震多发区的地壳下面存在着异常地幔或底辟地幔。在拉张盆地的上地壳中广泛分布着铲状断裂和大地震后地面大规模塌陷,表明地壳上地幔中存在着垂直力源。因此,在盆地中分布和发生的地震很难垂用断层弹性回跳理论解释。

地震发生时,岩体快速破裂错动,机械能转换为动能,造成震灾。但大地震发生在10公里以下的地壳深处,岩石如何能快速移动呢?地下岩体的破裂错动既要克服粘接力,又要克服摩擦力。研究表明,地壳深处的应力值比岩石学实验室所需岩石破裂应力小1-2个数量级。处于高围压下的地壳介质,尽管存在裂纹,但磨擦力很大,裂纹不会扩展。只有存在流体,减少了磨擦,形成近似自由面,才能发生断裂现象。因此,探讨震源流体机制,流体的来源和分布是研究地震成因的关键。

将地球内部流体研究作为重大的科学问题提出是最近10年的事情。研究表明,流体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地震流体主要来自震源下部的地壳和上地幔。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是地震发生的重要条件。地壳和上地幔存在着含水岩石和流体包裹体,高浓度含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卤水;还有大量喷出的热流体及非生物成因的天然气藏,另外,冰山和岩浆演化中的挥发流体也都属于地震流体。

根据地壳深部构造和深部流体的研究,中国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地震成因模型,岩体势-动转换模型,简称地震流体成因说,认为当地壳内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流体时,弹性应变能或重力势能的突然释放使错动的岩体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和动能而发生地震,用此模型可以解释前震、余震和地震的迁移,大地震的流体活动前兆等现象,以及不同构造地区地震分布发生的规律。

地震会造成多大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主要有: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桥梁、铁路、公路、码头、机场、生命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设施遭破坏;喷水冒砂、地裂缝等破坏了建筑物、农田和农作物。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地震会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海啸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等会引发火灾;水库大坝、江河堤岸倒塌或震裂会引起水灾;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等。

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一、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二、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还有"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地震以及1918年广东南澳7.3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当前的4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逃生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地震发生在户外怎样逃生

1.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地震发生在学校怎样逃生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不要回到教室去。

(五)地震发生在野外怎样逃生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多发带应如何做好防震措施?

防震准备(1)检查住房的环境和条件

•看一看居住的环境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有时,你家的住房本不该被震倒,但可能会被周围其他倒下的建筑物等砸坏。这时须更加注意加固住房,必要时应搬迁或撤离。

•房屋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房屋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防震准备(2)做好室内的防震准备

•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

——防止掉落或倾倒伤人、伤物,堵塞通道;

——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便于震时藏身避险;

——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便于震时从室内撤离。

•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至关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安放在室内坚固的内墙边;

——防止室内重物落到床上;

——床要牢固,可能时加个抗震架。

•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

——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

——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

——有毒物品: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

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防撞击,防破碎;

——防翻倒,防泄漏;

——防燃烧,防爆炸。

防震准备(3)准备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

——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

——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

•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

——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

——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

防震准备(4)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家庭防震演练很重要。

•练习“瞬间紧急避险”

•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

•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

由此可见,地震的形成原因还是有待继续研究探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确实存在很多地震带,我们只需要在地震前做好完全万全准备,将震情降到最低。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2021年12月29日 10:39

2359

地震有哪几种类型?

2017年06月16日 17:56

8702

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2017年06月15日 10:34

4725

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

2017年06月14日 12:13

10465

地震过后怎么防止传染瘟疫?

2017年06月13日 17:46

4966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洞穴事故如何救援 救援处置对策 洞穴救援方法

2018年07月07日 18:32

28320

矿井突水有哪些预兆?

2017年07月13日 09:03

10659

如何防止矿井瓦斯爆炸?

2017年07月08日 11:47

5798

冒顶事故事先都有哪些征兆?

2017年07月07日 15:37

9103

如何防治隧道岩爆?

2017年06月29日 11:39

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