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当信息泄漏后,轻则会收到漫天飞舞的短信,重则可能造成经济损失。那么,有哪些信息容易被泄露?生活常用防信息泄露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都会接到某推销、某中介、某保险等骚扰电话,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信息泄露危机,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旦信息泄露,就会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佰佰安全网就来讲述有关生活常用防信息泄露技巧的信息泄露安全小知识。
我国信息泄露的情况
《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调查发现,目前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已从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攻击,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
生活中哪些信息容易泄露?
生活中一不小心就会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那么究竟有哪些信息容易被泄露呢?
个人信息
1. 基本信息。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 设备信息。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 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 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 社会关系信息。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
6. 网络行为信息。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企业信息
企业信息,指和该企业的注册和经营有关的信息,一般包括:
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资质,员工人数,企业网址,联系方式,等等。
信息泄露的原因有哪些?
行业监管不力,部分工作人员谋私利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人们频繁地与外界交往,造成某些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状态。汽车销售商、房产中介、医院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往往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均有系统内部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见和规定,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且内部执行不到位等情况,部分工作人员谋取私利,造成这些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生活在分工细致、彼此关联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不知道要留多少次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设想如果当人们将信息留给商家或公共服务部门时,某些工作人员为了蝇头小利,出卖了顾客的信息,带来的也许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么后果将是无法预计的。
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只有非法泄露和贩卖信息的,才有判刑入罪之虞,最近几年已经有类似案例。但对于疏于管理而导致员工泄露信息的,还没有有效的法律制约。比如对责任人的处罚,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等等,这也成为这种信息泄露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在一个诚信状况不理想、责任感普遍缺失的社会,仅仅依靠人们道德自律,恐怕远远不够,再加上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保护,人们即使发现了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会因为担心维权的结果不尽人意而最终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其中因素很多:
1、无法确定哪些机构泄露了客户的信息。比如购车者的信息是驾校还是汽车销售商还是交管部门,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确定的问题,造成不知道以谁为对象提起诉讼。
2、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不愿意轻易述诸法律。原因在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诉讼的成本相对过高、诉讼程序繁琐。
3、目前百姓普遍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虽然近几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远远未达到国外发达国家公民的自我保护法律意识。
应当说,这些因素和现行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规定存在缺陷有着比较大的关系。使用的名片、在网站上注册的邮箱和电话号码、淘宝购物所用的信息、街头填写的问卷调查表等等。在不经意中,你的信息也许已经泄露,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现在人们普遍开始对个人信息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保护意识还是相对薄弱。
信息泄露会有怎样安全隐患?
如今,由于很多网站需要实名注册,往往要验证手机号码或电子邮件,很多人在注册后不久就会收到莫名其妙的垃圾邮件、骚扰短信、推销电话。除了各种漫无目标的“轰炸式”信息外,严重的是个人的网上银行和支付宝的财产安全,个人银行卡被盗刷资金被盗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如此,,这些年来,诈骗短信、电话层出不穷,互联网上也时有交流通讯工具被盗号的情况出现。而如果骗子掌握了姓名、电话、居住地这些个详细的个人信息,再冒充朋友借钱、谎称家人住院,通常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得手的几率也要高得多。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如若是企业发生信息泄露事件,会导致企业在公众中的威望和信任度下降,会直接使他们改变原有选择倾向。从这里不难推断,信息泄密事件可能会使企业失去一大批已有的或者潜在的客户。因此也可以说,在数据信息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要的今天,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是关乎企业声誉、公众信任感、经济利益、生死存亡的问题,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程度将会影响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生活常用防信息泄露技巧?
个人信息防泄露技巧
不随意填写问卷。目前填写问卷似乎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在网上、街头,甚至是学校的自**教室,都可能遇到有人以各种接口请你填写问卷。此时不要随意的填写问卷,更不能在问卷上填写个人重要的信息。不然在不经意间你的电话号码、邮箱等重要的联系方式就可能泄露,甚至会被转卖。
不贪占小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网上或者是街头,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留下联系方式等先关信息,就会获得免费赠送的小礼品。此时你泄露的是个人的信息,但是得到的是并不实用,甚至是根本没用的小物件,确确实实地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快递单据不随意丢弃。收发快递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有不少人接到快递后,把东西拿走,箱子和快递单据随手就丢在了垃圾桶里。快递单据上一般都会记录着你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果将快递单据随手丢弃,无意会在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很多信息。
车票机票正确处理。目前火车票和飞机票都是实名制购票,在票面上留有自己的姓名和部分身份证号等信息。因此在乘车出站之后绝对不能随意将票据丢弃,更不能一出站就被非法分子收走。
企业信息防泄露技巧
首先明确需要进行安全处理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很多信息,负责人可能很清楚,但是要员工也必须明确,否则的话会有扯皮的情况出现。
明确信息安全的范围,要跟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这个能从基本的方面有一个心理或形式上的制约,但是为了更安全的保证信息不外流,还需要其他的补充措施。
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信息要保证滴水不漏也是不太现实的。
比如说绝密信息只能是核心人员才能用的密码打开,如果有其他员工需要使用,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复制权,密码也必须由相关人员进行保护,并签订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的建立另一个基础是必须有责任人负责制,信息分类整理后,不同的核心人员分别掌控,而一旦哪方面的信息泄露,相关的负责人承担的责任必须明确,这个倒不是事后进行补偿,关键是要起到一种事前制约的作用。
对于企业人员外流,必须在招聘时,就明确如果离职,三年内不能从事本行业的工作,如果发现,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这也是起到一个事前警示的作用。
总而言之,为了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需要时时刻刻警惕信息不被泄露,就要学会这些日常生活防信息泄露的技巧,以防万一哦。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