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科普> 正文

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

2017.06.09 09:32 5198

荒漠化是地球的硬伤,也是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由土地沙漠化引起的危害很大,因此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扩展。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那么,土地沙漠化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土地沙漠化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来讲讲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

土地沙漠化的定义


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差别不大,但荒漠化严重程度要高。

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成因


气候因素。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引起土壤成分破坏,使土质恶化,进而引起土壤沙化。例如,使用持续性时间长的农药或其有毒有机化学物,工业有毒废物向土壤排放等等,最终使土壤毒化,不能耕种,而土壤结构的破坏和人为废弃就有可能导致土壤沙化。

土地沙漠化现状


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其中沙漠面积为48.32万平方公里,戈壁面积为71.07万平方公里,风蚀残丘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北1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西藏自治区。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土地退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承载力下降,而且对土地利用退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仅2000年春季连续发生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均波及北京,该恶劣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为近50年所罕见。

目前沙漠化仍在继续,沙漠仍在不断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5年,荒漠化土地扩展速度为1 560 km2/年,1975~1987年为2 100 km2/年,1988~2000年为近3 600 km2/年。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以下3个区域: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区,占40.5%;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

行政上包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共13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在沙漠化防治方面曾采取过的措施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退耕还植。

植被对防治土壤风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风洞模拟等大量的实验观测数据表明,当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时,土壤风蚀就基本消失。因此,非常自然地把种树、种草与沙漠化的治理结合起来。退耕还植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于控制土壤风蚀的原理提出的。各地沙漠化治理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在沙漠化发生发展比较严重的农耕地区,基本上都是采取把部分已经沙漠化的耕地退还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达到沙漠化土地恢复的目的。

但这种做法并没有使区域内的一部分土地退耕还植,与本区域内另一部分土地的承载能力大幅度跃升协调起来,或者仅考虑到种树、种草,而未在建设基本农田、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上下功夫,从而导致退耕还植与减轻和消除沙漠化土地本已过重的人口压力之间未建立起必然的联系。所以,利用退耕还植的模式来治理沙漠化,从整体来看效果不明显也就不足为怪了。

2、围栏封育。

在草原地区由于牲畜压力过大、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漠化。因此,沙漠化的治理通常采用围栏封育的措施,即把草场划分成若干小区,建设草库仑,实行轮牧,使围起来的草地因牲畜压力的减轻或消逝而自然恢复。沙漠化过程的自我逆转能力决定了在沙漠化发展进程中,如果消除人类活动的外界干扰,沙漠化过程就具有了逐渐终止的特性。沙漠化过程的自我逆转能力取决于沙漠化过程发展程度和沙漠化过程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研究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沙漠化过程的恢复能力将不断下降。在沙漠化程度相似的情况下,自然条件,特别是年均降水量对自我恢复能力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科尔沁草原沙区东南部、鄂尔多斯草原毛乌素沙区的东南部等地,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属易恢复的地区,由流沙恢复到植被盖度超过60%的阶段,恢复时间约3-5年;乌兰察布草原南部,察哈尔草原及坝上高原等地,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地表有斑点状流沙的灌丛沙堆,沙漠化土地自我恢复时间为5-7年;降水量200-300毫米的流沙区,需10年以上的时间。

但是围栏封育,建设草库仑,实行轮牧的做法,本身并没有把区域内的人畜压力释放出去。这就必然会造成围起来的地方沙漠化有所逆转,而没围起来的地方,由于人畜压力的加大而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势必造成沙漠化的继续恶化。

在沙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悖论问题:沙漠化是由于人口压力大大高于土地的承载力造成的,而治理沙漠化却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使其大于现状人口总数。当前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主要侧重于恢复植被、控制土壤风蚀,而没有从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即消除造成沙漠化的人口压力入手,这就是沙漠化治理成效不显着的主要症结所在。

对沙漠化治理途径的思考

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大多分布在西北农牧交错地带,这里多为旱作农业,其农业产量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大,粮食产量和降雨量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因此这里的农业被形象地称为波动农业波动农业的特点就是广种薄收,以丰补欠。这种农业特征在甘肃的定西和毛乌素地区表现的非常明显。广种薄收,以丰补欠的波动农业,在人口压力的推动下,不断开垦宜农荒地和扩大耕地面积,就成为它的必然行为。当开垦范围受到限制时,以简化农业系统的结构,缩短人口的食物链,来试图养活更多的人口。

因此,波动农业的机制实际上也就是该区沙漠化发生发展和不断恶化的机制。波动农业无法依赖小农业的技术路线,从根本上挣脱人口——耕地——粮食的螺旋,必定在平面垦殖中日复一日地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人口压力过大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实质上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与农业技术和土地承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所造成的,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是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必然产物。人口压力的关键在人口与当地土地承载能力的对比关系上,因此,与当地农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沙漠化地区,目前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仍维持着广种薄收和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这就造成了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引起沙漠化的发生和恶化。

因此,治理沙漠化的关键是要从这一导致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入手,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特别是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条件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业重组、提高技术含量,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迁,从而消除沙漠化产生的根源,使沙漠化土地得以整体逆转。

对此,专家建议,在防沙治沙过程中,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技术攻关,并加快生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防沙治沙与生态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共进。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沼泽化是怎么形成的?

2017年06月18日 13:23

5480

如何防治土地盐碱化?

2017年06月15日 15:44

5578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的解析在这里!

2023年10月18日 10:40

2617

游乐场注意事项

2023年06月15日 09:55

1800

火灾逃生需要掌握一些要点,避免对生命造成威胁

2022年12月31日 20:18

2645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2021年12月29日 10:39

2595

洞穴事故如何救援 救援处置对策 洞穴救援方法

2018年07月07日 18:32

28469

矿井突水有哪些预兆?

2017年07月13日 09:03

10829

如何防止矿井瓦斯爆炸?

2017年07月08日 11:47

5917

冒顶事故事先都有哪些征兆?

2017年07月07日 15:37

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