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属于可爱孩子们的节日,当小朋友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开心过节时,还有这样一群孩子只能暗自歆慕——留守儿童。他们孤独的眼神刺痛每个人的心,那么,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他们的父母身在外地,平均一年回家看望一次他们,每次陪伴他们的时间也大多只有十天半个月,平日里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小的年纪就已分担起了家庭重担,洗衣服、做饭、喂鸡、帮爷爷奶奶下地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们比城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们更早地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他们就是村里的留守儿童。那么,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佰佰安全网来介绍一下相关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
留守儿童需特殊关爱
留守儿童引发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既是发展带来的问题,同时又是发展不够的问题。因此无法寄望于找到单一的责任主体并迅速地消解问题。让人震惊的事件发生之后,可以言辞激烈地批评留守儿童的父母、当地的教育机构、地方政府乃至某些具体的制度,但在批评的过程中切勿以为就此找到了症结。
真正重要的其实是行动,需要为之付出行动的,远远不仅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应该负有责任的人和组织。政府不是万能的,留守儿童涉及家庭乡村学校,必须靠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共同的参与,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关爱。
现在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2.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3.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
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另外,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4.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组织建立统筹工作机制,契合需求开展关爱服务。一是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志愿者公益基金支持等方式,吸纳专业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专业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互惠长效机制,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二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建立临时监护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群团组织协同公益基金会共同出资,或留守儿童父母抵偿方式,招募专职的儿童福利员在接受培训后为家庭和儿童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弥补由于家庭不完整和监护能力不足导致的儿童发展问题。
三是学校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各中小学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都参与进去,培养孩子们的归属感。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开放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户外活动,让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有地方可以去。
四是村组织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建立留守儿童家庭管理服务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学习情况、流动情况等进行收集记录;村干部可以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教育,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可感受到家的温暖。
总之,社会与家庭都要及时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情绪波动,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予以及时沟通与指导,让孩子们以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健康成长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