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个共同的认识基础之上,我们围绕大型飞机飞行员的特点,分析一下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因机械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逐年下降,而由人为因素引发飞行事故的比例逐年上升,这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究竟是哪些人为因素容易影响飞机飞行呢?佰佰安全网介绍一下相关的飞机出行安全小知识。
飞机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现状
据美国空难数据网显示,自1950年到2010年全球已得出确切事故原因的1085次空难中(不包括18名以下乘客的飞机、空军飞机、私人飞机和直升机),可以看出,在事故原因中,人为因素最大,超过五成,而从时间分布上看,近年来飞机事故数量也在逐年递减。
哪些人为因素容易影响飞机飞行?
从历年世界空难事故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人为过失原因直接导致飞机失事的约占整个飞行事故总量的2/3以上。根据分析,人为因素非常复杂,有机组飞行人员原因,也有地面机务维修人员和空中交通指挥人员的原因等。
a、机组人员的原因
对机组人员来说,安全责任感不高、操作技能不高、操作过失、判断失误、作业环境不熟悉、缺乏特殊情况的处置经验、心理素质差、反应不灵敏、身体突然发病、精力不集中、机组人员配合不和谐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飞行安全。
b、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原因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是飞机安全飞行的“警察”,“警察”指挥失误同样会对航空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空中交通管制中,所给信号的失误、语言交流的失误等。
c、机务维修人员的原因
维修工作失误,也是飞行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保障飞行安全固然重要,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飞机的维修更为重要。不仅仅是维修技术,部件质量也是关键。根据飞机失事事故统计分析,与机械有关的事故占空难事故的30%左右。
飞机发生事故如何赔偿?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空难罹难者家属及受伤乘客获得的赔偿包括两部分:第一,承运人(航空公司)所承担的赔偿。第二,保险公司所承担的赔偿,即航空意外伤害险,简称航意险。
国内空难赔偿标准低
对于航空公司所承担的赔偿,不管乘客有没有买保险,这份赔偿都是可以得到的,但国内外针对空难的赔偿标准不一样。
在我国,空难的赔偿限额在2006年由7万元提高至40万元。虽说是提高了不少,但相比国外,仍是比较低。在《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中,规定的最高赔偿额为110万元。而在美国,赔偿是按照余生价值计算,有基本参照数额。假设某男性公民活到80岁,如果遇难人死亡时是40岁,那么就按照40年的基本数额来赔偿。
2000年武汉空难,每人赔偿12.5万元;2002年大连空难,每人赔偿18.4万-19.4万元;2004年包头空难,每人赔偿21.1万元;2010年伊春空难,每人赔偿96万元。反观国外,1988年洛克比空难时,每人赔付和8270万元人民币;2007年肯尼亚航空公司507航班发生空难时,遇难者中的5名中国公民,赔偿每人近200万元人民币。同是一条生命,“标价”却相差太大。
航意险最高赔付200万
而对于购买了航意险的乘客来说,既可以得到航空公司所支付的赔偿金,还可以得到保险公司所支付的赔偿金。航意险的保险责任,就是保障乘客从上飞机到下飞机之间,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身故和残疾。其保障时间仅包括乘客登机、飞机滑行、飞行、着陆等过程。一般旅客不论年龄,均可自愿选择是否购买这份保险,每份保单的保险费为20元,保额20万元。同一投保人最多可以买10份,最高保险金额达200万元。旅客可以直接持保单到保险公司索赔。
但是,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的前提是,旅客在登机前已经由其本人或旅行社代为购买了航空意外伤害险。如果没有购买,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的。比如“5.7”大连空难中,有40多人购买了航意险,航意险赔付金额为920万元。2009年法航空难时,遇难中的5个中国人都购买了意外保险,其中4人每人获赔50万元的保险金。
预防人为差错的方法
飞机总是要由人来操纵的,但是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飞机的操作技术也日趋复杂,然而“人”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总会有失误的时候。因此越是对人的依赖性大的设备,人的因素就越重要。
第一、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面对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对于避免人为差错、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领导要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重视员工教育和培训,切实加强培训部门人、财、物的投入。其次培训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模块大纲,尤其要加强员工入场、上岗、岗位调整、在职业务的培训和复训工作,并要注意加大“人为因素”培训的比重。再次,要明确规范员工的行为,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员工要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必要时要强制执行,从一开始就加强安全教育,责任义务教育,加强责任心,培养员工热爱工作、吃苦耐劳、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最宝贵的财富,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人员要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坦荡、正确处理和对待个人利益得失,注意研究和掌握员工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对症下药,即实现个性化服务和管理。在用人方面,应当坚持“用人之才、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解人之难”的原则,要善于捕捉每个人的闪光点,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机会,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三、树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是保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有力手段,其基本目标是对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前各种有意义的变化特征加以认识、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以确定各类维修管理要求。
首先,加强维修管理,细化管理程序。“工程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等是航空维修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准则,在编写“手册”或“程序”时,应充分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考虑工作人员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从安全角度出发,尽量减少操作人员出现差错的机会,使各项维修活动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组织管理,注重细节控制。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同步监督检查,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准确性、经济性,真正使公司或个人吸取教训,加强沟通,舒畅信息通道,要讲实话,讲真话,出现失误不隐瞒,及时上报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差错的产生。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飞行的决断敏捷性,飞行员就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避免飞机事故的发生。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