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工作忙碌的家长在这个疫情期间终于实现了在家陪伴孩子的梦想,辅导孩子写作业,和孩子相处,许多父母设想着母慈子孝的美好时光,却经常变成了鸡飞狗跳……
许多父母诉苦:这养的不是娃,是“四脚吞金兽”啊!各种的斗智斗勇,忍耐已达到极限,盼着疫情过去,孩子早点返校。父母认为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让他干什么他都对着干。
其实我们人类也是高等动物,所以孩子和其它动物来对比是弱势的,他有个较长的生存依赖期,不象许多动物,生下来很快就有生存能力,也恰恰是这个较长的依赖期让他可以和父母共处学习更多的成长技能和心理能量,为将来的社会化打下基础,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用“听话”来衡量孩子是我们的父母的父母那个时代的标准被我们不知不觉的沿用了,但在那些年代没有高度发达的手机、电脑传播着大量的信息、甚至电视都没有,自然更多的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是容易做到听话的。如果现化社会父母的观点仍停留在以前的年代来要求孩子“听话”,这里是否有滞后的观念来要求前进中的孩子的脱节呢?自然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关系,真的想让孩子听有益于他成长的话,更多的要来源于良好的陪伴和亲子关系。
陪伴是高质量的
饮食上的照顾是最基本的,大多数父母是能做到的,但这只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是情绪上的陪伴,去懂得孩子在家宅着的憋闷或孤独等情绪,用一些恰当方式去化解,比如陪伴一起看他喜欢的抖音,边看边讨论、或是更小的孩子和他做游戏,情绪上的问题化解了他就无需逃避或沉迷于网络或手机里。
在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内心有许多无法化解的情绪,孩子们认为父母不懂他的烦恼、困惑,无法交流。所以陪伴中要分清你的陪伴是以你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的陪伴,你关注的是孩子和他的情绪还是你的要求?如果能实现情绪上的陪伴才可能实现对他行为上的管理。
陪伴不是控制
天下所有父母最一致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没有错,社会竞争造成的焦虑让父母认为“好好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但父母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反倒破坏了孩子和学习的关系,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我的事情我做主”“好好学习好像就是为了你们,我偏不听”,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自我效能和自我支配感,父母的控制吸引来的是对抗。
学习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来源于孩子自己,父母能做的是言传身教的影响,而不是能够控制和决定孩子的未来。
陪伴是无条件的爱
这并不是溺爱,心理学家科胡特有句话非常好“没有敌意的坚持,没有诱惑的深情”。“坚持”是要让孩子心有原则,知道有可为、有不可为的分辩力和行为。
“深情”是你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他考试成绩好或是表现的听话,而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爱他。孩子的成长不是短跑,父母不要因一时表现就喜悦或愤怒,也不要用孩子的成就来满足家长的脸面和虚荣,允许和相信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陪伴中没有标准答案
就慢慢体会适合你和你的“小神兽”相处模式,但无论哪一种,都是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见证,值得好好珍惜!
( 责任编辑: 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