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淮河2020年第1号洪水”水利部高度重视淮河洪水应对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17日下午召开会商会,研判分析淮河洪水防御形势,落实各项应对措施。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参加会议。
会商分析,当前淮河干流王家坝至吴家渡河段水位呈上涨态势。预计未来3天,淮河流域部分地区仍将有大到暴雨。受其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河段维持超警,正阳关河段可能超警,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会商要求,从最不利情况出发,按最恶劣情况考虑,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防御措施。
一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滚动做好中短期和临近期预测预报,提高预测预报精度,及时预警,为防御决策和抗洪抢险提供支撑。
二是切实做好行蓄洪区运用准备。要立足实战,做好蒙洼等行蓄洪区运用各项准备,细化人员转移预案,确保需要时能够随时启用,人员能够迅速安全转移。
三是加强水工程调度。要科学精细调度淮河上游梅山、响洪甸等骨干水库,提前腾库迎峰,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要提前采取预泄措施,尽可能降低洪泽湖水位。
四是加强堤防巡查防守。要加强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超警河段堤防巡查防守,上足上够人员,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五是高度重视水库自身安全。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和调度运用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小型水库要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确保水库安全。
六是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范工作。要密切监视短临时强降雨,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三大运营商”,及时向有关责任人和危险区公众发出预警,提请基层地方政府做好转移危险区人员避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专注公共安全知识的佰佰安全网下面将为您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 责任编辑: 李雪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