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官宣!我国新冠疫苗分两步接种 高风险人群将率先接种疫苗

2020.12.19 20:25 4923

中国疾控中心:目前未看到病毒变异对新冠疫苗效果的影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在总结前期紧急使用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在冬春季节到来之际,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也就是岗位的关系,比如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还有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等,他们由于工作的关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相对比其他人群更高,所以把这部分高风险人群优先保护好。

曾益新介绍,在新冠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强化公民接种疫苗的义务和责任意识,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凡是符合条件者都能够按时接种。

全国接种疫苗分两步方案

高风险人群将率先接种疫苗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崔钢介绍,具体来说,我们国家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接种。

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这些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的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在各人群当中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暂时没有接种的群众也不用担心

崔钢介绍,目前,尽管我们是先为一部分重点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种,其他暂时没有接种的群众也不用担心,我们还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说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措施是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的长期实践当中,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疫苗怎么打,到哪儿去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

1、各地将按要求及时公布接种点和接种时间,大家可关注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信息。

2、也会根据接种需求考虑设立临时接种点,上门服务。

3、接种条件将有严格规范。

4、所有接种点都会提供接种新冠疫苗的凭证。

提醒:接种疫苗要携带身份证,做好疫苗登记!

接种疫苗要区分不良反应和偶合反应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通过接种疫苗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但是也有个别的人在接种疫苗以后,它毕竟是个外来的抗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在这里面有两个情况可能要大家区分一下。

一是叫不良反应,这个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经过规范的接种以后,产生的跟接种目的没有关系或者意外发生的一些损害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这是我们说的不良反应,所有这些药品,包括疫苗,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

还有一种情况叫偶合反应,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的时候,恰巧是处于其他一些疾病在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的状态,在接种的时候,很巧合的,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这种情况出现以后,它是跟疫苗的接种没有关系,并且跟疫苗的质量也没有关系,它不属于不良反应,所以这是一种偶合反应。

焦雅辉说,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观察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在中国的疫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我们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往往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

焦雅辉说,提醒各位接种者,在接种过程当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样的基础疾病,现在是不是正在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有没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等。

另外,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都要在接种以后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处理。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回家。回家以后,即便出现了刚才我提到的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同时,也提醒各位接种者,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打了新冠疫苗后还要不要戴口罩

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尽管我们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种之后,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护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好习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后防护措施不减,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 责任编辑: 张奕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31个省区市新冠肺炎病例情况

2020.10.29

1207

又有3名确诊患者出院 郑州市累计治愈出院确诊本地患者20例

2021.08.20

1211

海口通报1例治愈后境外输入病例复阳情况

2021.11.08

981

94.84万剂次!郑州市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完成率达62%

2021.11.19

1022

12月7日河南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 4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2021.12.08

1142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武汉一外卖小哥与迈巴赫相撞头插进引擎盖:多处擦伤 无生命危险
2025.05.09 745
铊中毒!湖南3岁女童突然脱发、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
2025.05.09 853
辟谣!招聘骗局:“内推实习”“实习推荐信”“远程实习”等都是假的!
2025.05.08 986
女实习时晕倒摔断4颗牙齿,8万多医疗费归谁承担?学校回应
2025.05.08 779
安全稳定!“五一”期间辽宁省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
2025.05.07 967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