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表示,现在的猪肉没有小时候香了!
其实,这不是你的感觉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吃的猪肉被悄悄替换了,原来香味非常浓郁的本土猪,已经被进口猪替代,目前餐桌上90%的猪肉都是“外来猪”,本土猪却不断遭受灭绝危机。
“外来猪”不断被端上餐桌的同时,也让咱们遭受卡脖子的风险。种猪对于猪场而言就像是手机的芯片一样,由于我国本土猪没有形成优质的品种,使得我们必须要持续进口种猪,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产业化和猪肉价格的稳定。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土猪
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猪历史,其中早在宋朝时,大文豪苏轼就写过《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在漫长的养殖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多种本土猪肉,不同品种的本土猪肉,肉香味不同,制作出的美食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国本土猪品种成华猪,这种猪肉质很肥,
肌间脂肪含量高
,但只有这样的猪肉才能做出回锅肉的松软口感。如果你觉得现如今吃的回锅肉味没有小时候好吃了,原因就是因为现如今制作回锅肉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猪品种,这种猪肉瘦肉多,不适合做回锅肉。
我国的金华猪,因为头和尾巴呈黑色,因此又被称为“两头乌”,这种猪皮薄,骨头细,肉间脂肪含量高,非常适合腌制金华火腿。
尽管我国国内有非常多的猪肉品种,但可惜的是,这些本土猪正在慢慢消失。以成华猪为例,现存数量只有100头左右,比大熊猫还要濒危,一旦它们消失,可能我们再也吃不到纯正的回锅肉了。
外来猪
和本土猪不同,外来猪之所以能够占据我国猪肉市场90%以上,主要原因还是它有许多优点。
首先是
瘦肉率高,
虽然脂肪含量高的猪肉吃起来香,但在日常餐桌上,人们更青睐于瘦肉,而本土猪的瘦肉率只有40%,进口猪的瘦肉率却可以达到65%左右,瘦肉更多,意味着更好卖。
其次是养
殖周期短,
以最为常见的“进口猪”长白猪,大白猪以及杜洛克猪为例,它们饲养5、6个月就能够出栏,而本土猪需要饲养一年。饲养周期短,意味着投入的资金少,毕竟减少了半年的饲料。还能够提高回报效率,每年可以饲养两批猪,投资回报速度快。
再者,
进口猪的肉饲料比非常高,
进口猪吃3斤饲料就能涨一斤肉,而我国本土土猪需要吃4-6斤饲料才能涨一斤的肉,这也意味着饲养本土猪的成本更高。
本土猪的饲养成本高,又卖不上好价钱,因此久而久之养殖户就会淘汰本土猪,饲养进口猪,以至于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几乎都是进口猪的身影。
当然,进口猪品种进入我国市场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它的价格更低,能够满足老百姓以较低的价格获取优质的蛋白质。
但进口猪的普及,却对我国本土猪非常不利,甚至威胁着我国的生猪产业。
为何要保护本土猪?
既然进口猪的优点如此之多,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保护本土猪?
其实,保护本土猪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国传统美食,更重要的是打破猪品种进口的问题。
我们国家对猪肉的消耗量非常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但是咱们国家却没有能够足以抗衡国外的生猪品种,需要持续从国外引进种猪,其中每引进一头种猪,成本就需要4万多元。
一批种猪的最佳配种期只有3-4年,之后便会被淘汰,需要重新引种,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钱从国外购买种猪,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种猪相当于手机中的芯片,种猪被国外所垄断,如果未来发生不确定性事件,导致我国无法从国外引种,国内生猪产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生猪价格。
另外,我国本土猪品种没有抗衡进口猪的实力,也会导致国外掌握种猪定价权,也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生猪产业发展。
还有,本土猪品种多种多样,基因多样性丰富,这意味着它们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比如:非洲猪瘟是威胁我国生猪养殖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还曾因为非洲猪瘟,导致了大量生猪被扑杀,生猪价格长高不下。但在非洲猪瘟蔓延过程中,我国一些本土猪却没有患病,它们能够抵御非洲猪瘟。
本土猪的基因多样性,意味着它们的潜力更大,未来可以从中选育出能够抗衡进口猪的优质本土猪品种,就像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一样,能够实现优质生猪品种自给自足,从而保证我国生猪产业的安全性。
( 责任编辑: 张奕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