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一向都是伤人于无形的,特别是网络谣言,其依托于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社交平台,传播速度更快,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治安的影响更大。
近日,一则“蕉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的B型流感疫苗批号Y201403007在‘问题疫苗’清单第20条”的消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转发。记者走访了多家单位了解到,消息发布后,蕉城区卫计局联合蕉城区疾控中心、蕉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经认真核实,这条消息系网络谣言。
据蕉南社会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对于微信上所说的批号Y201403007,B型流感疫苗,是蕉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9月6日向蕉城区疾控中心购入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30支(附发票)。工作人表示:“这批疫苗是经过正规渠道购入的,是安全可靠的。”记者从市卫计委也核实了该消息。
同时,谣言中的表述上也不符合专业。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流感疫苗都是混合各型的流感病毒,没有单独针对哪一个类型的,也没有所谓的B型流感疫苗,主要流感都是甲型的,甲型里面有几十种病毒,比如H1N1、N7N9。而蕉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蕉城区疾控中心购入“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也不是“流感疫苗”。
此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息上所说的‘公布清单第20条’就有问题,目前还未收到公安部门发布有关‘问题疫苗’批号的正式文件。所以,消息中说的批号,就是无中生有。”
警方提醒市民,网络谣言使本来已经严重不足的警力被严重浪费,不仅造成社会的恐慌情绪,还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进行诈骗犯罪。同时,网上传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希望广大网民不要传播谣言,自觉树立法律意识,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佰佰安全网提醒:虽说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但是散步网络谣言依然属于违法行为,大家应规范自身上网行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1、看传言先看出处。我们平时接触的消息,在文章结尾总要署名或者标明出处,一是为了避免侵权,二是使信息具有可考性。
2、看传言再看中立性。作者非圣贤,有自己的观点是正常的。但是负责任的作者一般会约束自己文章的指向性,不会刻意用极端的言辞来对某种现象做彻底的指责和打击。
3、看传言有无迷信或利用宗教的内容。很多谣言通过迷信夸大某年的年景、诅咒个人或家属的未来命运,以达到的传播目的和增加粉丝量。
4、看传言有无夸张成分。谣言和真相的区别在于,真相经得起推敲,不需要任何鼓吹就可以证实自己,谣言却因为内容空洞虚无,经常要用华丽的辞藻和激昂的情绪来调动受众。这类谣言目前已经从微博转移到QQ和微信上。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莆田女网民微博传播问题疫苗谣言被处罚
( 责任编辑: 刘宇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