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河南省一家幼儿园发生火灾事故,烧毁了幼儿园大部分设施,索性有关人员的伤亡没有报道。与学校不同,幼儿园中大部分婴幼儿没有服从管理、命令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往往很严重。怎么保障幼儿园火灾中的孩子安全?
幼儿园是现在几乎所有家长都必须选择的照看孩子的机构。国情所限,中国大部分家庭没有一名家庭成员供养整个家的经济实力,因此父母在上班时间需要将孩子托付给幼儿园看管。国内幼儿园的生意可谓日益火爆,这种高收益也带动了大量浑水摸鱼者进入幼儿园行业。
这些人和单位不说是否拥有合法证件与资质,对于婴幼儿的看法恐怕仅仅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摇钱树罢了。选择不合理合法的地点建立幼儿园,消防隐患难除。
连锁幼儿园失火 儿童紧急撤离
2016年1月4日下午,有网友爆料:河南省长垣县鹤立幸福泉幼儿园发生火灾。视频显示,大火从一楼窗户内喷出,一名儿童被大人牵手快速跑过,火苗一度接近三楼窗户。
事故照片
据了解,长垣县鹤立幸福泉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十二个教室。幼儿园门口的招牌显示为:北京幸福泉连锁幼儿园。
据幸福泉官网介绍,幸福泉儿童发展集团,是中国婴幼儿个性化潜能发展教育领导品牌。1997年,由国际知名婴幼儿潜能发展专家程淮教授,著名儿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前主任籍孝诚教授创办的幸福泉儿童发展集团在京成立。目前,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90余座城市拥有近200家连锁机构。
幼儿园火灾勇敢老师救出20孩子被烧伤
2015年9月16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闹市商厦大火,位于商厦二层的东湖幼儿园被浓烟包围,三百多名幼童被困火场。学校老师汤吕金发现及时,她没有独自逃生,而是折返火场多次,将班上二十多个幼儿平安救出,自己却被浓烟灼伤。
汤吕金昏迷后被救出
中午11点半左右一股焦味飘进寝室,汤吕金感觉不对劲,她到走道上查看,只见一股股浓烟正从通道口涌向幼儿园。
按照先前消防演习的经验,汤吕金抱上一堆湿毛巾冲回了寝室,并立即切断电源,关好门窗,防止浓烟过快地漫进来。火灾发生时,自己的儿子就在隔壁教室,汤吕金没有顾得上,而是竭力搜索班上可能漏掉的孩子,最终晕倒在浓烟里,险些丧命。她说,学生也是她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幼儿园中占绝对多数的是婴幼儿,即便在平时上课时,掌控婴幼儿的行为都不是易事,在火灾中让他们听从命令并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幼儿园平时的高度训练以及灵活反应了。如同上述案例中折返救孩子的老师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尊敬,但是在此同时为何没有响应的措施保护老师与孩子呢?
1:消防防毒面具
消防防毒面具作为个人防护器材,用于对人员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皮肤提供有效防护。面具由面罩,导气管和滤毒罐组成,面罩可直接与滤毒罐连接使用,或者用导气管与滤毒罐连接使用。消防防毒面具可以根据防护要求分别选用各种型号的滤毒罐,应用在化工、仓库、科研、各种有毒、有害的作业环境。
2:烟感报警器
烟感报警器其实是烟感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烟感报警器就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随着烟感报警器的使用者不断增加,住宅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也不断下降。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报告表明,安装了推荐数目的烟感报警器的住宅一旦发生火灾,住宅内人员的逃生机会将比未安装的住宅多出50%。
1: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
1.教育儿童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机不是玩具,不能随便玩。点蜡烛、点蚊香有火灾危险性,使用时应注意远离可燃物。
2.教育儿童不要摆弄家里的电器、煤气、灶具开关等,应当在大人的监护下安全使用。
3.教育儿童在无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护时,不得单独燃放烟花爆竹,不得私自碰拿家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4.让儿童知道家里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灾,遇有火灾时怎样报警。知道家庭及住宅楼发生火灾时疏散的途径。
5.教育儿童在通过烟气弥漫的火场时,要弯着腰弓着背低姿势行进或匍匐爬行,不要深呼吸,要用湿毛巾蒙住口鼻。一旦身上着火,不要乱跑,要马上站住,就地躺下打滚,以压灭身上的火。困于火场时,要拨“119”电话向消防队员求救。
2:教会孩子如何逃生
1.教会儿童如何呼救以及何时呼救。核对报警电话号码目录,教会儿童拨打急救电话。在家内的所有电话旁张贴紧急电话号码,并向儿童解释每个号码何时呼救,甚至教会儿童如何及时寻求援助。如果孩子还不识字,用图画制作一个紧急电话号码,这能帮助孩子识别正确的呼救号码。
2.告诉儿童火灾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发生火灾时知道从什么地方逃生。
3.告诉儿童火灾时会有很多人帮助他们,如警察、消防人员、老师、邻居、医生等。
4.教会孩子如何辨认火灾信号,确信孩子知道烟雾探测器、火灾警报器以及社区警报系统(警报器、汽笛等)的声音特征。
5.教会孩子记住他们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以便疏散出来后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3:儿童消防知识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
不乱动用火和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
心不慌、意不乱,按照顺序慢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
防火逃生要记清,老师家长都放心。
孩子的安全实为我们大人最应关注的事情,家长和学校请在孩子的安全上多费些心,给我们的后代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