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儿童安全 > 内容

隔代育儿相关知识

1、宠爱不溺爱,老人带娃,不能什么都替孩子做,做牛做马。这样的话,孩子只会把你当佣人,不会把你当亲人。除此之外,爷爷奶奶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你帮得越多,孩子的能力就会越差。跟着爸爸妈妈的时候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跟着爷爷奶奶也要自己做。如果孩子跟着爸爸妈妈会做的事情,跟着老人就不会了,这说明孩子只是“不想做”而不是“不会做”,都是老人溺爱的结果。对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老人只要做到提醒就可以,不用出手帮助,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

2、学会装聋作哑,老人带孩子时,如果遇到孩子用无理取闹的方式要东西,爷爷奶奶要学会装聋作哑,假装听不到,否则孩子就养成用哭来控制大人的坏习惯。当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论对错,老人都要装聋作哑,假装听不到。孩子是最善于捏软柿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一定不要发表意见,这样做孩子就只能乖乖遵守。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老人可以和他们私教交流意见,这样做既不会让孩子发生混淆,还可以避免家庭矛盾。

1.老人容易大包大揽,孩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老人在年轻时,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孩子,于是现在老了,闲了,看到孙子就会有一种补偿心理,想要把曾经没给过儿子都给了孙子,老人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就会造成一个弊端,那就是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2.总是跟孩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你不要”“你不能”,老人总是担心孩子受伤,而且他们经常低估孩子的能力,不愿意孩子去冒险发展某方面的能力,于是总是对孩子说“不行不行,你放下吧,奶奶来弄”“这个你不会,奶奶来做吧”“你不要拿了行不行”,这种一味的否定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这种不断的否定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潜意识,让孩子真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会做,时间一长,孩子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个性也会变得自卑、胆小、懦弱。

1、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

在老人的观念里,总认为不给孩子吃盐,孩子就没有力气,而现在研究表明,在孩子一岁之前,如果给孩子吃盐,是会加重肾脏负担的;老人们生活的时代普遍物质比较匮乏,所以他们总喜欢让孩子多吃一点,追着赶着给孩子喂饭,这一点常常让年轻的父母们看不惯。

2、关于孩子生病的问题

老人们总喜欢在孩子生病时,去向他人打听偏方,然后给孩子试各种各样的偏方,吃各种中药;在年轻人眼中,如果孩子生病了,还是去医院看,然后谨遵医嘱,合理吃药最靠谱。

3、关于孩子冷暖的问题

老人年龄大了怕冷,也就总害怕孩子被冻着,常常喜欢给孩子多穿一些衣服;如果孩子感冒了,就喜欢给孩子捂着,觉得出出汗就好了。而年轻的父母则认为,可以根据孩子后脖颈的温度来判断孩子的冷暖,从而给孩子添减衣服,孩子的活动量较大,穿衣服时和大人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特意添加更多的衣物。

1、理解并且尊重

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为自己的儿女带孩子都是很辛苦的。大家在抱怨老人带孩子产生的问题时,也应该想想他们的辛苦付出。带孩子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体力和时间。带过孩子的父母们知道,带孩子绝非易事。同时大家也明白,你的父母并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如果父母们愿意帮忙,那么大家就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尊重和理解他们,理解年代的不同带来的观念不同,尊重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的本心和你一样,都是为孩子好。

2、坚守原则

年轻的父母在理解自己父母的同时,也要坚守住原则,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只要不伤害孩子,大家可以做适当的让步。但假如爷爷奶奶给孩子随意吃偏方治病,或者太过于宠溺孩子,父母就必须坚守原则,以委婉的方式告诉老人,这样做是不可以的。

1.孩子的成长环境会更有安全感

一个人同时慈爱有加,又能在该严肃认真的时候有效管教,还能够把所有生活细节安排周到,是非常难的。而家庭成员之间因为角色的差异,反而能互相补充。母亲或父亲按社会规矩来要求孩子,老人对于第三代更加有耐心,也更加细致周到,会给予他们更加无私的关爱,对孩子的喜怒哀乐会直接满足和回应,孩子会处于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这给孩子提供了安全感和支持,能帮他们渡过童年一些不好的经历。

牛津大学安.布坎南教授的一份研究也表明:和老人关系比较亲近的孩子,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都会较少,并且更善于面对生活中创伤性的事件。例如,父母离异或者学校的霸凌。

2.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年轻人父母会更加放心。老人在带孩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而年轻的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为家庭创造更丰富的经济条件。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