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运动安全 > 内容

冬泳相关知识

一、冬泳先炼心

中国人习惯把思想、意念说成“心想”,而不是心脏。所以冬泳先炼心指的是先确定冬泳的思想、意念,坚定这样的思想就叫做意志。

二、过冬:最关键、最难熬而又最有希望的是每年的11月

人们常常把数九寒冬看作最冷的天气,也自然会认为这是冬泳最难熬的时段。其实最关键、最难熬的时间是11月,此时冷空气不断来袭,冬泳者如果意志不坚定,每次冷空气南下时都有可能退下来。

三、手足指是最可靠的温度计

冬天下水,最敏感的就是20个指头,先是手指头,再冷就是脚指头,先是麻,再冷就是疼。有了缓解冷的感觉,就戴手套,似乎好些了,但是这样会隐瞒了身体对温度的准确判断而不能把握适合的泳量。

四、保暖、回温至关重要

从水中上来迅速冲淋后应及时穿衣保暖,并且跑步回温,这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忽视它,冷气会自然入侵体内,再想把它逼出来就相当困难了。冬泳后要记得及时保暖,跑步是个好办法

第一,认为冬泳后就会与感冒绝缘,感冒后用冬泳来治。

可以肯定地讲,冬泳后人的免疫力确实得到了增强,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人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人的健康因素又很多。有的冬泳爱好者冬泳后确实几年或多年不患感冒,或即便患感冒后的症状也明显减轻,病愈较快。有的冬泳爱好者觉得,感冒了冬泳一下就好了,这样的例子也真有。有的泳友偶感风寒,流鼻涕但不发烧,下两次水果然好了。但是医学科学认为,人在已患感冒的情况下,免疫力已处在下降的阶段,这时如再受到强烈地冷刺激,有可能引发机体发生更严重的病患,如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等。

第二,冬泳后猝死。

猝死是指出人意料的突然死亡,死因基本都是心室纤维性颇动(室颇),原有冠心病者较易发生,但也有许多病例并无冠心病史。过度冷应激和运动可使心肌缺血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对心肌产生毒副作用,使心肌局部电生理紊乱而引发室颇。发生室颇后心脏即无有效血量搏出,称之为心脏停止,可令患者立即死亡

一、冬泳参与者们如何避免失温?

1.在冰水里动起来

冬泳并不是把自己泡在冰水里“洗澡”,而是通过冷来刺激身体产生应激反应,来达到体感免疫力,提高冷耐受度,软化血管,增强内脏功能的工作,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动起来,要让身体产生的热量去对抗外界的低温。

2.做好保暖措施

选择冬泳地点时,一定要选择可以及时得到救助,或有保温房的地点,不要随便选择一个湖就游泳,安全熟悉的水域才是冬泳的理想场所。

3..严格遵守在低温环境中游泳时间

14摄氏度水域20分钟以下,8摄氏度水域10分钟以下,更低温度的水域则需要游一两分钟就上岸。只有坚持这些法则才能让你达到锻炼的目的,否则,冬泳不过是另外一种自伤手段罢了。

二、冬泳有哪些好处?

1、运动强度可控。游泳运动和跑步一样,是一项运动强度可控的全身运动,在运动强度适中的情况下,对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功能、有氧耐力、身体协调性等人体机能均有良好锻炼效果。

2、体感舒适,运动损伤相对较轻。人体比重接近于水,在水中的姿态接近于真空悬浮,几乎不会感受到重力,无论采取哪种姿态,膝、踝、腰椎等日常负重较大的关节都不会受重力所扰,因为重力原因而受伤的概率接近于0,很多骨关节疼痛问题在水下都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3、有助于呼吸功能改善。人体呼吸的源动力来自于呼吸肌,呼吸肌通过收缩和伸展让胸廓容积及内部气压发生变化,通过气压差促成肺部通气。当人体入水后,在水压作用下,胸廓的扩张需要更有力的吸肌向心收缩,胸廓回缩也需要充分的离心收缩支持,再加上游泳运动过程中的高频率呼吸,为呼吸肌提供了绝佳的训练环境。

一、平滑降温期:

体表降温是渐进的、平滑的。它使脸部、手足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的皮肤温度逐步降低并且均匀起来,皮肤由温热过渡到冷凉,缩小了与冷水的温差。同时神经系统开始兴奋。

二、寒冷期:

入水后,人体散热骤然增加,皮肤紧缩,周身寒冷。这时,神经系统迅速传递冷信息,命令全身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大量血液流人内脏。

三、温暖期:

经过一段运动后,血管开始放松,大量血液带着热能又重新流人体表。运动肌产生的新热能也开始补充,人体转入温暖期,周身舒适,神情恬然。这是冬泳者的黄金时刻。这时,如果“乐而忘返”,在水中尽情“潇洒”,就会“泰极否来”,很快进入寒颤期。

四、寒颤期:

当人体热量消耗到不能维持内脏各系统正常运作时,神经系统虽然再次命令血管收缩,但此时血管收缩疲劳无力,血液重新回流内脏受阻。于是全身颤抖,血液淤滞在体表,皮肤产生紫块,牙齿打颤,手脚发木,不听使唤,人体生理平衡遭到破坏。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