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热
多为持续性,体温可以达到 39 ℃左右,可伴有头疼、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等一般的中毒症状。发热的高低及热程均于皮疹的多少及消长相一致,约一周左右。
2. 咽峡炎
表现为明显的咽疼,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可以看到黄色的渗出物。软腭黏膜充血水肿,皮疹出现前在软腭黏膜可以出现小米粒样的点状红疹。
3. 皮疹
有一定的特点,多在病程的第 1 、 2 天出现,同时伴有高热,全身症状加重。出疹是从耳后和颈部开始, 1 天内可以迅速蔓延到全身。典型的皮疹是在全身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状大小的丘疹, 压之退色,伴有痒感。 少数病人可以表现为带有小脓头的粟粒疹或者出血疹。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人以及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特别是没有皮疹感染者或病人因为不易被发现,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更危险。
猩红热病人们在咳嗽、大声说话或喊叫时把带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这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触了刚刚被病人污染过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传染,但这种间接传染比较少见。猩红热病菌有时可通过外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猩红热病传染期限是发病前1天到病后10天左右,这是这种疾病传染的高峰期,恢复期病人可能仍旧是会带菌排菌的,此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传染,治疗期间隔离治疗为好,应及时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般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传染性便迅速降低。
病毒性猩红热属于链球菌感染所致,主要是孩子抵抗力低下所致,猩红热是传染病,每年的冬季与春季是较容易感染的季节,以往猩红热是十分严重且会致命的疾病,好发于5~15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猩红热的主要病原体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原菌及其毒素在侵入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性和化脓性变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致热毒素引起发热和皮疹。少数可见病毒性心肌炎、肾小球等病变。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或接触带细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外科伤口和妇产科产道污染传播。一般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暴发流行大多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两年前,江苏某县一所学校在1个月内70多个孩子得了猩红热。医生分析了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所学校教室里学生密度较高,而室内通风差。有时,也可因接触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等患者而感染猩红热。
校园猩红热如何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 ,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
(四)学生易感猩红热,居家防护对策,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学校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病的学生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学生。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学生。
春季和夏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春季气温转暖,空气潮湿;夏季天气暖和,空气湿度也较大,满足了血性链球菌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它们得以大量滋生。而在冬季,气温低,细菌的活性有所降低;秋季气候干燥,也不适宜细菌存活,因此在这两个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或携带病菌者通过呼吸、打喷嚏、说话等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15岁少年儿童。如果孩子患有猩红热,那么应该隔离。猩红热流行时,未患病儿童应该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如学校发生感染时最好不要再上学,及时避开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