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教育问题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儿童安全 > 内容

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相关知识

农村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多。农村的孩子即便不是留守儿童,也会面临很多危险。溺水身亡首当其冲,还有雷击,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儿童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1、安全教育有空洞说教的倾向。如家长会时常提醒孩子:“放学后要早点回家,小心坏人。”这话比较抽象空洞,孩子不知道怎样才算“小心坏人”。因此,在一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意外事件和悲剧也因此而发生。

2、安全教育有明显的滞后性。家长通常是在孩子出事之后,或者是某些事件在身边发生了,才进行相关教育,充当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这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的发生。

3、重保护轻教育的问题普遍存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所关注。为了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家长总是小心翼翼,时时刻刻对孩子严加保护和防范。当孩子面临危险时,成人更具普遍性的做法是包办、代办,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场面,如何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儿童安全事故的报道,儿童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社会环境的复杂、家长监管的疏忽、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儿童安全事故频发,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苏丹红事件、非法疫苗案件等众多危害儿童的非法事件让广大家长不知所措。如何还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安全的空间里健康成长,成为了众多学者们研究探讨的话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人走出家乡到异地打拼,成为了生活在非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口,而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数量中有一大部分是打工者父母所带出家门的流动儿童。

一些人问:儿童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教孩子拨打“119”?

历下消防大队的官兵介绍,正常情况下,遇到火警拨打“119”是常规思维,也是避免火灾造成更大伤害的最好做法。但是这对幼儿并不适用。

1.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一些残疾孩子,他们很少出门,即便外出也大多由父母带领,所以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为此,我校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安全课上,班主任讲各种交通安全知识;播放交通安全动画视频,出示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各位教师群力群策编写交通知识儿歌;开展“文明出行”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交通事故带来就是灾难与痛苦,从而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观念牢记于心。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由于培智孩子和聋哑孩子的特殊性,他们的自控能力与判断能力都比较差,玩火现象时有发生,而面对紧急情况时,往往又不知所措。所以,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消防宣传月活动中,我校都会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例如,播放火灾现场的照片,举身边的火灾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火灾的可怕;利用每周两节的安全课,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背诵“报警儿歌”;认识消防器械,学习怎样使用灭火器等。

一般而言,我们将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类。一般性的问题如: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好动等;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许你会说,你所碰到的问题不只这些。的确;孩子的问题并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们列举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想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类,而是想让

父母亲了解孩子出现哪些行为时必须注意、甚至治疗。

自闭症

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覆且节奏性的动作;对於喜欢的东西相当执著且一成不变。 产生自闭症可能的原因有:遗传、脑伤以及父母对子女冷漠的管教态度等。其治疗方法,积极方面:应注意自己的管教态度、适时提供爱及关怀、并妥为设计适宜的学习环境。消极方面:则应给予行为治疗,例如用代币学习或社会性增强等方式来建立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饮食行为等。

接下来看下儿童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混淆鲁莽与勇敢。现如今很多动漫,打打杀杀镜头居多,“英雄人物”常常具备超人能力,可刀枪不入,凌空飞行,而这些人物恰恰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加之崇尚勇敢精神是孩子的共性。于是,问题出现了,毕竟孩子还很小,容易混淆是勇敢与鲁莽的概念。当孩子看到某些镜头,会认为是可行的而加以模仿。所以如果电视中的“英雄”做了什么过人的勇敢之举时,应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应该开动脑筋,而不是鲁莽前行。如果孩子鲁莽地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时,父母要及时想办法防止出危险,并妥善处理。

需要求教时,先找妇女或老人。这样的说法,大错特错!数据统计:在拐卖儿童的各类刑事案件中,实施主体多为妇女。恰恰因为相比男性,妇女更值得人们信任。而老人由于信息反馈能力差与自身的力不从心,无论从精力、体力或者是意愿上都不是最好的求救对象,无法快速带领孩子脱离险境。应告诉孩子,在求助时,除了直接找警察叔叔,应按照群体>个体、聚焦对象求助>散焦式求助的方式求助,获救可能性往往大得多。

丹麦: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

丹麦对交通安全教育高度重视,明确规定,儿童6岁时就应在学校接受正规的交通安全教育,8岁时要了解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丹麦的幼儿园每周都会安排类似于散步的“徒步旅游”,即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在大街上行走。走在丹麦的大街上,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曲径通幽的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几位老师带着一队孩子行走。这情景很像一群小鸭子跟在鸭妈妈后面悠闲地漫步。一路上,老师会为孩子们介绍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有时候,老师还会带孩子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附近的社区图书馆,或去远一点的公园。乘车的时候,老师不仅教育孩子们懂得上车要排队,要照顾老人、推婴儿车的人和残疾人,更会将沿途的交通标志一一教给孩子们识别。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