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圣人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2018.09.08 15:22 1950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些相关的常识知识。

心胸开阔以养性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一个人能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 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饮食讲究以养生

孔子晚年饮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要求高的。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这八不吃,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对当代人也是一种启发。 孔子还很强调吃相,他说:食不语,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

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人,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孔子的这句话还可作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用美食。

美食就是经过精巧烹调,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开。现代很多营养学家都主张:保健食品应该是美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应提倡家庭美食。 家庭也可以制作美食。美食精细以颐年,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一种奢求,而是养生的需要。

如果你对如何调整老人心态?如何关爱丧偶老人心理健康?老人情绪不好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吗?空巢老人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空巢老人如何积极面对空巢带来的心理危机?空巢老人抑郁症早发现 注意三个信号!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老人心态调节安全常识栏目。

( 责任编辑: 朱文鹏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老人囤废品是为了啥?

2021.01.21

1882

如何处理与老伴的关系?

2021.01.21

1714

老年人该怎样克服心理变异呢

2020.08.21

1591

缓解心理压力小窍门

2018.12.31

1940

老年人克服“怀旧心理”是关键

2018.12.30

1824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老年人经常晒太阳的好处

2017年12月09日 13:45

6275

如何科学的睡眠才健康?

2017年12月07日 13:46

2848

男性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2017年11月19日 17:45

3291

男性怎样调节情绪?

2017年11月18日 10:47

4004

男性社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17年11月17日 14:00

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