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教育道路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老师用挂科威胁学生们,这样的事情频频出现,杜绝不清,那么老师为何能用挂科威胁学生呢?接下来我们的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有这么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话虽然糙些,但道理不糙。现在,老师的职业身份已经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还是掌握学生能否顺利升学毕业的大权者。“不然就怎么怎么样”似乎成为了老师的口头禅,并且伴随我们的学生生涯。小的时候是“不然就请家长来”,长大了上了大学变成了“不然就挂科”。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话还真是有效,小朋友们不敢调皮了,千来块的智能手机这位女生说摔就摔了。
学生总是特别在乎自己的分数,他们会为了高分欢呼雀跃,会为了低分黯然失落。说到底,分数,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他们之所以会执着于此,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数字,数字对他们有特别的意义,而是因为分数的背后代表的厉害关系——毕业、升学甚至意味着能不能找一个好工作。
可是分数真的那么有效吗?它真的能准确地反映一门课教授的成功与否吗?不能。我这门课得了60分,就意味着我只学到了老师教授的60%的内容吗?好像也不对。分数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间接地反映出上课的听课情况,但也不见得十分公平。大学的课程成绩有三个分数,一个是平时成绩,一个是期末成绩,最后一个是综合了前两项后的成绩,这才是最终的成绩。在决定最终分数的前两项成绩中,都有一些没法用标准去衡量的因素。举个例子,在平时成绩那一环,老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每次都坐第一排,老师对他有印象,所以给个高分;那个同学从来不回答问题,老师不记得他,给个不及格。实际上,坐第一排的学生也不一定很认真听课,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代表他不认真听课,也许他只是胆怯,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罢了。
如果想真正地避免大学继续走应试教育的路子,大学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就需要一些改革。一些指标都要客观化,尽量减少老师因为个人的主观判断影响学生分数的情况。如果没法做到完全客观,那么引入一些参考材料就是必要的。比如说小组作业中,组内互评的成绩,当然也可参考学生对自己的本门课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的大学成绩评定方式,最终使学生不再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分数上,而是学习上。
以上的知识是我们佰佰安全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这类的问题,就去我们的佰佰安全网去查看,更多的校园安全知识尽在其中。
( 责任编辑: 何显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