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老人总是絮叨,听老人唠叨就是尽孝吗?

2021.01.24 17:03 2013

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方式就是要理解父母,而听他们唠叨其实就是理解父母。父母总是对我们不放心,我们也要学会让父母放心,学会交流,理解父母的唠叨。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老人总是絮叨,听老人唠叨就是尽孝吗?

1、唠叨让心理更健康

美国白宫的保健医生曾给布什开过一个减压秘方:话疗,每星期至少与家人交流15个小时以上;夫妻之间每天至少交流两个小时,包括共进晚餐或是午餐。这个减压秘方,似乎完全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唠叨。同理,如果老人每天不爱唠叨,甚至不爱说话,总把不顺心的事埋在心里,日积月累,就变得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容易使神经系统的防御功能和脏腑功能失调,让疾病趁虚而入,如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肿瘤等。而如果面对这些不顺心的事儿,老人们能够通过意义简单、琐碎的语言唠叨出来,则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不安全感,潜在的抑郁都被语言释放出来,老人身心更健康。此外,无论是和家人唠叨,还是跟外人唠叨,都说明老人愿意与人交流,避免了与外界隔绝,这是一种十分健康的心态。

2、唠叨让大脑更灵活

美国一项近20年的心理学研究称,老人唠叨,即反复说同一件事,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人类大脑用进废退,每次说话都需要经过逻辑思考,进行语言的提炼和组织,多说话可以刺激大脑细胞,使之保持活跃、兴奋,可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进程。大脑有专司语言的功能区,如果说话太少,大脑中专管语言的区域兴奋度就会减弱,不利于大脑的健康运转,多说话可促进大脑这些功能区的发育。有些老人总没话找话,说明他的思维不间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认知障碍症。

3、唠叨延缓衰老

经常说话的人,能使口腔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对于耳鸣、耳聋有保健作用,说话时带动眼肌和三叉神经运动,还可防止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和视力减退。

以后老人再在你耳边唠叨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您别再唠叨了”,相反,为了老人的健康,要让不爱说话的老人变得唠叨,让本就唠叨的老人尽情唠叨。对于一些家务事,多让老人发表看法,使老人充分参与;对老人责怪性和抱怨性的唠叨,小辈们要不急不躁,少反驳,多点头,多逗老人开心;对老人唠叨的话要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让老人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人听,有人尊重他的意见,这些,甚于一些给老人买礼物、买补品的孝心方式,是对老人最大的孝心。

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放心的下的,我们要及时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意图,避免父母不必要的唠叨和我们与父母的争吵,这样可以减少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

( 责任编辑: 李超群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如何缓解老年人“怕死”心理?

2021.01.24

1865

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几大原因

2021.01.06

2163

长期情绪低落,老人智商下降!

2020.08.21

1409

老年人晚年有哪些心理需求

2018.12.31

2809

老年人该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2018.12.27

1965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老年人经常晒太阳的好处

2017年12月09日 13:45

6275

如何科学的睡眠才健康?

2017年12月07日 13:46

2848

男性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2017年11月19日 17:45

3292

男性怎样调节情绪?

2017年11月18日 10:47

4006

男性社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17年11月17日 14:00

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