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喂养质量促进宝宝的发育,乃是年轻父母十分关注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
母乳与辅食
时下提倡母乳喂养,但母乳也非十全十美,诸如铁质、叶酸、维生素A、K等含量少,若不添加其他食物,孩子不仅长不好,而且有罹患贫血、出血、弱视等疾病的可能。因此,当孩子长到4~6个月(7公斤左右)时,可以添加辅食。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牛奶、米粥、蛋黄、肉末、肝泥、蔬菜汁等宜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安排,切忌贪多而喂出毛病来。
主食与零食
宝宝在周岁左右断奶,在供给主食的同时不可忽视零食的作用,一概不给或滥给都非明智之举。美国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热量达到总热量的20%,获得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占总摄食量15%,故吃点零食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和营养平衡。不过,要注意品种选择、量的掌握及时间安排。例如,上午给少量高热量食品,如少量巧克力,小块蛋糕或2~3块饼干;午睡后喝1杯牛奶,几块饼干,少量水果;晚餐后不再给零食,有条件者可在睡前喝1杯牛奶。同时要注意卫生,吃前洗手,吃后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贵食与贱食
不少年轻父母习惯于用价格的高低来衡量食品的优劣,误认为价格越贵的食物对宝宝越有益。其实,价格普通的奶、蛋、肉、豆类、果蔬及粮食才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奶、蛋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细胞组织的氨基酸很接近,消化、吸收与利用率高。再如,肉食所含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其营养远远超过价格昂贵的奶油蛋糕。总之,选择食物必须遵循是否为小儿所必需、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原则而定,与价格无直接关系。
水果与蔬菜
有些父母以为水果营养优于蔬菜,加之水果口感好,孩子也乐于接受,因而忽视给孩子吃蔬菜,甚至用水果取而代之。实际上,水果与蔬菜各有所长,差异甚大,总的说来蔬菜对宝宝的发育更为重要。以苹果与青菜比较,苹果的含钙量只有后者的1/8,铁质只有1/10,胡萝卜素仅占1/25,而这些养分均是孩子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的 黄金物质 ,更不用说蔬菜尚有促进吸收食物中蛋白质的作用,其碱度更高,能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当然,水果也有蔬菜所没有的优势,故两者应兼顾,互相补充,但不能相互取代。
软食与硬食
年轻的父母们常常担心宝宝乳牙的承受能力,因而总是限制或避开硬食。但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婴儿出生后4个月,其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乳牙萌出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以增加宝宝的咀嚼频率,通过咀嚼动作牵动面肌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弓、颌骨与面骨的发育,既健脑又美容。日本医学教授认为 咀嚼力强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笨蛋 、 喜欢吃硬食的孩子视力好 ,这是对宝宝吃点硬食的科学肯定。
荤食与素食
通常把动物性食品称为荤食,虽然营养丰富,口感也好,但脂肪含量多,故应予以限制。不过,儿童例外,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不宜限制,更不能像成人那样吃素,因为无论从脂肪的营养功能,还是从脂肪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关系上看,适量的脂肪都是宝宝发育所必需的,故儿童食谱中的脂肪量较成人高一些是应该的,家长应鼓励孩子适当吃些奶油、畜肉、鱼、禽肉。
进食与喂水
重视进食,忽视喂水是不少家长的喂养误区。他们不懂得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的重要成分,一切生理与代谢活动,包括食物的消化,养分的运送吸收到废物的排泄,无一能离开水。年龄越小,对水的需求相对越多,如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周岁内需150毫升,1~3岁需110~125毫升。故每天在进餐之余应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水分。学龄前儿童每天应饮500~800毫升水;学龄期儿童每天应饮1 000毫升以上的牛奶、果、蔬汁与白开水为佳,茶水、可乐、咖啡均不宜,同时要把握好给水的时机,如饭前不宜喝水,以免影响食饮;睡前也不宜多饮,以免夜间尿床。此外,一次不宜饮水过多,同时还要养成一口一口慢慢饮水的习惯。
食品与情绪
平时家长安排食谱常从身高、体重乃至胖瘦等体格发育方面考虑较多,很少想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儿童心理学家已经阐明:食物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精神发育,不健康的情绪与行为的产生与食物结构不合理也有一定关系。
例如,吃甜食过多者易多动、爱哭、撕书毁物,好发脾气;饮果汁过多易动怒,打架斗殴;吃盐过多者反应迟钝,贪睡懒觉。
再如,缺乏维生素C的易孤僻、抑郁、表情淡漠;维生素B缺乏者易烦躁、焦虑、健忘;缺钙者易受惊吓,手脚抽动,夜间磨牙;缺锌者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并出现嗜吃煤渣、报纸屑、粉笔等 异食 现象;缺铁者记忆力差,思维迟钝。
以上就是婴儿喂养的八大关系介绍,如果你对新生儿喂养护理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新生儿喂养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 责任编辑: 王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