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通过在生产经营过程或产品使用过程中限制特定污染物的排放或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限制某些活动,而直接影响排污者的环境行为,迫使排污者只能按照环境标准行事,否则将面临处罚而没有其他选择,从而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标准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环境立法者只有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才能设置环境法规、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政府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也要以环境标准为依据。通过环境标准提供了可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具体环境保护指标,增强了规划和计划的可执行性。同时也为其他行业部门提出了环境保护具体指标,有利于其他行业部门在制订和实施行业发展计划时协调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都需要有一个定量的尺度,而环境标准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尺度,是环境执法者的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标准,企业可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方向,积极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少的生产工艺。企业受到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处罚时,掌握了环境标准,就可以知道受到的处罚是否合法,从而依据环境标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不依法行政的侵害。
环境标准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防止发达国家污染转嫁的屏障
由于发达国家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严格,污染产业难以生存。而发展中国家相对环境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标准低,经济发展落后,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资发展经济,而对外资带来的污染问题常常忽略。在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中,发达国家常常把其国内已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保护我国的环境权益,必须在涉及外商投资的政策、法律法规中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标准,防止污染的转嫁。
环境标准有利于促进环保科技的进步
环境标准的制定是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的,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代表了后一段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反映时限要求的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与最佳实用技术相匹配,标准在某一程度上成为判断污染防治技术、生产工艺与设备是否先进可行的依据,成为筛选、评价环保科技成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对技术进步起到导向作用。标准的实施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使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清洁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新技术和新设备尽快得到推广应用。
( 责任编辑: 张帅 )
{{esave}}
{{/logo}} {{^logo}}{{esave}}
{{/logo}}{{e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