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法> 法规> 正文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第7完

2015.04.13 09:11
1180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地震应急”,是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

(二)“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三)“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对抗行动的地震事件;

(四)“生命线工程”,是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系统;

(五)“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贮存设施、水坝、堤岸等。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1995年4月1日起施行。

( 责任编辑: 罗敏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法规

2015.04.13

1180

2014.12.11

1683

2015.04.10

1209

2015.04.08

1357

2015.04.09

1138

加载更多

相关案例

双台风强势来袭 做好安全防范是减灾关键

2015.07.11

7191

高地震伤亡率令人心痛,我们该反思什么?

2015.05.19

8410

民间救援力量,理智救灾比热心更有意义

2015.05.18

6678

5·12汶川地震 造成哪些次生灾害

2015.05.18

22894

生于忧患,日本人的防震意识是如何练就的?

2015.05.18

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