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法> 法规>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完)

2015.04.28 18:24
1319

第九章 附则

第九十二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地震监测设施,是指用于地震信息检测、传输和处理的设备、仪器和装置以及配套的监测场地。

(二)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三)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四)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或者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以及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和贮油、贮气设施,贮存易燃易爆或者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五)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指以地震烈度(以等级表示的地震影响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六)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指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七)地震小区划图,是指根据某一区域的具体场地条件,对该区域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详细划分的图件。

第九十三条 本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 责任编辑: 罗敏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法规

2015.04.28

1319

2014.12.11

1608

2015.04.22

2162

2015.04.15

1347

2015.04.23

1467

加载更多

相关案例

双台风强势来袭 做好安全防范是减灾关键

2015.07.11

7180

高地震伤亡率令人心痛,我们该反思什么?

2015.05.19

8393

民间救援力量,理智救灾比热心更有意义

2015.05.18

6667

5·12汶川地震 造成哪些次生灾害

2015.05.18

22880

生于忧患,日本人的防震意识是如何练就的?

2015.05.18

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