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流量在手机话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手机流量疯跑事件也越来越多,稍不注意,就产生上千元的费用,令很多用户不胜烦恼。特别是春节期间,很多人可能使用手机更频繁,流量消耗也会更大,很多用户担心,手机在过年期间会不会又出现莫名的流量疯跑现象。这种悄无声息的手机流量疯跑事件,对消费者利益损害巨大,实施者有可能获利不菲,是运营商不负责造成的的吗?希望相关部门能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不要让手机流量疯跑事件在春节期间再次上演。
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出门在外,上网更依赖手机,很自然的,手机流量费用肯定会蹭蹭地往上升,那么,手机会在过年期间出现流量疯跑事件呢?其实,大家出现这样的担心很正常,因为近来接连有媒体报道,手机用户移动数据流量莫名“偷跑”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机流量安全。手机“流量偷跑”一直让人防不胜防,很多用户都在不经意间手机流量用完,严重者,手机流量会一直“跑”得让手机欠费停机。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运营商的责任,还是用户使用不当造成?本安全网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手机流量一夜疯跑50G 莫名扣费一万五
前天,家住新洲的陈女士遇到一件糟心事,一夜之间,她的手机流量跑了50GB!
陈女士回忆,11日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她10点多就上床睡了,老公帮她将手机后台程序和WiFi关掉后充电,怎么可能会用掉这么多流量。陈女士思来想去不敢相信,前往电信营业厅查询发现,1日至11日,陈女士的流量使用较少。至11日23点左右,陈女士的流量开始疯狂跳动,每次跳动都是50MB,刚开始每隔50秒左右跳动一次,逐渐跳动速度达到了20多秒一次。
至当晚11点10分15秒,陈女士当月5GB流量跑空,产生了第一次扣费,费用为9.40元。22秒后,下一次跳动就产生了15.37元的扣费。接下来,每隔20秒左右就扣费15.37元,一直持续到12日早上5点多,跳动速度逐渐减慢。最后一次跳动发生在12日早上6点07分27秒,流量为44MB779kb,费用为13.76元。
从11月1日至13日陈女士的手机总流量是55691.04MB。总费用为15425.51元。对此,电信公司展开了调查。
相关手机流量疯跑事件
北京一男子手机流量一天狂跑2700兆 起诉移动已立案
7月21日,男子接连收到多条流量提醒短信。上午查询手机套餐流量还剩600多兆,晚上已欠费500元。更让人不解的是,其手机套餐流量在2500兆左右,但运营从2000兆后就开始套餐外计费。因迟迟得不到解释,男子将运营商告上法庭,法院表示已立案。
南京一客户手机流量疯跑关不掉致停机 官方称WLAN被盗用
南京的任先生中国移动的老客户,11月13日早上,睡醒后的他发现自己的WLAN流量一夜之间居然产生了上百条登陆使用信息。任先生通过中国移动客服关闭了WLAN业务。然而,WLAN消费却并没有停下。可功能关闭后,还是在不停扣钱,直至手机欠费停机。重新充值后流量才停止疯跑,可手机共跑出了1000多G,消费金额达到172.2元。可事后移动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可是给他返了150多块钱。直到记者介入,移动才称可能是WLAN被盗用。
人在国外流量偷着跑?原因竟是流量统计错误
网友“我是马甲马老师”在微博称,10月9日-20日其人在国外,且取下中国移动的SIM卡并未使用,仍“被消费”了数百MB流量。消息一出,立刻成为舆论热点,这被当作运营商“偷流量”的证据被传播得沸沸扬扬。
但随后经过证实,所谓流量偷跑其实是“乌龙”事件。该用户使用的第三方流量统计软件(360手机卫士),记录的是在其手机上被消耗的全部流量,包括由国内和国外手机卡所产生的两个部分。该用户也随即对运营商表示道歉。
手机流量计费规范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运营商了解手机流量疯跑内情吗?
据了解,目前,运营商一般不会和APP软件商达成流量分成协议。一位资深技术人员解释:除了技术缺陷,有些手机生产商和软件供应商通过控制后台,用技术手段提高广告点击率,甚至伪装用户数,将一个ID伪装成多个ID,用消费者的钱骗取投资人的钱,“以钱套钱”。
流量确实是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有业内人士称,各大运营商早在2013年就进入到了“流量红利”时代。因此,从企业逐利角度看,各大运营商是希望网民们多耗流量的。同时,一些APP尤其是一些预装的无法卸载的APP,也在可着劲儿地偷流量以证明自己的APP的使用“盛况”。
流量很重要 却没有相关监管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通信行业运行数据显示,我国每月流量使用已经超过4.2亿G,2015年流量使用超过2014年100%;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61.6M;手机上网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89.7%。
流量如此重要,在我国却几乎没有合理科学的监管机制。没有法律制度保护,没有明确的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如何提醒、如何预警,都是运营商自己说了算。这样的现实下,不出现手机流量疯跑事件,那可能才奇怪呢。
手机流量封顶新规出台 或许能有效阻止手机流量疯跑
一直以来,关于“流量偷跑”的话题热度都没有降低过,网上的一句流传语:睡前没关4G,一觉醒来房子就是运营商的了。这话虽然夸张却形容的很贴切。不过,从2016年1月1日后,北京的手机用户可以不用太担心了,因为,新版《北京市电话通信入网服务合同》已经从1月1号起正式生效了。
这次《合同》规定手机上网流量将会实行封顶制度,该《合同》明确指出,运营商对移动电话上网流量要实行封顶限制,用户当月流量达到或超出封顶额度时,应暂停当月网络服务。这也意味着,手机用户不必再担心凭空冒出来的巨额流量费了。目前该《合同》暂时只在北京开始实施,但是很快就会在全国其他地区推行。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这次的《合同》里首次明确提到:当通信运营企业发现用户出现异常巨额通信费用,应及时向用户核实,在权限范围内采取限制、暂停通信服务等技术措施,并积极协助用户调查情况。
造成手机流量疯跑的原因
恶意软件是造成手机流量偷跑的主要黑手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各种APP蜂拥上市,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愉悦的同时,也频频出现各种消费陷阱。一般情况下,黑手都是装在手机上的恶意应用软件。除了部分用户自主安装的软件偷流量之外,一些用不着却卸载不了的手机预装软件、恶意软件等,常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运行,既有可能偷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又有可能偷消费者的流量、坑消费者的钱。
其它手机流量偷跑黑手也不能忽视
电信分析师付亮介绍,如今人们使用流量越来越多,既有用户的原因,也与网络升级、网速提高有关。从用户的原因来讲,确实用户敢用流量了,以前一到一个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现在很多人把关数据网络的习惯取消了,如果wifi效果不太好可能会自动跳到数据网络。而从运营商角度原因,随着网速有明显调高,用户原来打开一个网页的时间实际上没变,但可以打开的内容更多了。实际上使用的应用是一样的,但是流量明显增加。
也有可能是病毒,或者有个别应用程序功能设置和开发方面有些问题,某个版本研发的时候,有了bug,正好用户点击它了,就形成了大量的流量发生。
避免手机流量疯跑 不是运营商一方面的事
用户规范使用行为
避免手机流量疯跑,首先要从用户个人良好的手机流量使用行为做起。用户应谨慎开启手机”个人热点”供其他终端使用,且需经常更换热点密码;从正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不下载、不安装不明来源的软件,不点击来历不明的互联网链接地址;警惕和防范手机病毒,做好手机的安全设置。
手机产商不要捆绑恶意软件
很多造成手机流量疯跑的原因,就是用户手机在出厂时就绑定了一些软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不小心点到这些没用的软件,产生不必要的流量,但是又不能卸载。因此,手机产商不要无底线地和一些软件厂商合作,在手机系统里事先绑定一些广告软件,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电信运营商提高技术防范手段
电信运营商也应该在技术上加强防范,不能因为流量是自己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就置用户的消费安全于不顾,任由各种手机流量疯跑事件在用户手机上发生,若长此下去,必定会失去用户的信任。
信息部门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需要出台一些手机流量规范的法规,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手机流量疯跑事件的发生,也能更好的帮用户进行维权。任何一起法律案件都有可能激起整个网络社会的关注,继而为行业健康发展“抛砖引玉”。需要明确的是,流量问题并非小事情,只有做好流量保护工作,才能够称为足够安全的信息社会。
更多手机流量偷跑相关安全知识尽在本安全网站。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随着4G网络的发展、智能机的强大,人们使用手机会更频繁,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个人错误操作带来的手机流量疯跑现象,但这并不代表运营商和监管部门一点责任都没有,要想减少手机流量疯跑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还是尽快拿出监管办法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