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两三年“停车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通病,不止是大家直觉上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很多也出现问题。说到停车难,很多人都都建议停车场应实行“阶梯收费”加快停车位的运转,提高使用率。那么,“阶梯收费”真的能缓解停车难吗?针对停车难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春运高峰临近,福州火车站日车流量逼近1万,北广场仅388个停车位,供求矛盾突出;大量停车位还被“过夜车”占用,进一步加剧了车位短缺。不少市民建议,春运期间,客流、车流猛增,停车场应实行“阶梯收费”,加快停车位的运转,提高使用率。那么,“阶梯收费”真的能缓解停车难吗?针对停车难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解析。
中国停车位倒挂达 0.5-0.8:1
大众的直观感受,首先是车位不足,但这方面一直没有准确、全面和权威数据。根据公开报道,国家发改委的数据: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 5000 万个,但测算依据不清楚,实际数据可能还要严峻。
根据公开报道,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 2014 年底,北京市共有机动车 559.1 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缺口量达 250 万;深圳、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停车位缺口均超过 150 万个。再以杭州为例,杭州市主城区汽车保有量约 120 万,但官方统计泊位数在 45-50 万间,泊位硬缺口就有 70 万左右,配比不足 1:0.5。
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惯例,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比例,应该在 1:1.2-1.4 之间,如果按这个标准评估,我们泊位缺口巨大。截至 2014 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 1.54 亿辆,则中国汽车泊位需求量在 1.85-2.16 亿之间。而据估算,我国泊位大约 7500–9000 万之间,泊位缺口达到上亿。
停车难和“堵车”关系
“停车难”会直接导致交通恶化。以下提供一些数字供你们看得更清楚:美国研究表明,城区 30% 交通流量和拥堵,是由汽车打圈找“停车位”造成。
美国车主在城市中,每次为找停车位平均用时 6-14 分钟,大城市 18-20 分钟;美国 UCLA 校园周边,仅 15 个街区这么大点地方,每年为找车位导致的额外驾驶里程 95 万英里(152 万公里),烧掉 4.7 万加仑(17.8 万升)汽油,产生 730 吨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没有看到这方面报道,但相信肯定比美国更严重。
阶梯收费能缓解停车难吗?
阶梯收费,似乎已经成了包治百病的药。水、电、煤气实行阶梯收费,为的是鼓励人们节约能源;停车场收费,毋庸置疑,为的是加快车位的运转。可是,这味药对症吗?
八成车位被“过夜”,仅数十车位可周转,这道出了福州火车站停车场的尴尬现状。如果再与日车流量逼近1万的数字相比较,杯水车薪,几乎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是否实行阶梯收费,提高停车费用,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是收费价格的高低。35元就能停全天,这个价位,与部分停车场相比,不算高;但与小区的停车位相比,月停车费千余元,肯定是相当不少了。既如此,即便车辆在停车场过夜,原因应该不是“有钱任性”,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少坐火车去外地办事的车主,都会把车停在停车场里,从外地返回后再开走。”在高铁公交化的发展环境下,这样的方式选择,是有其合理性的。
如此,是否实行阶梯收费,还真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一边指责部门的收费思维,一边又动辄提议提高收费,这样的悖论,同样是可怕的。倒是管理方的表态,值得点赞,“火车站停车场更多的是体现公益性,执行政府指导价。”因此,即便实行阶梯收费,也要经过科学论证,模型推演,确切评估阶梯收费的效果。
有市民指出,就算没有“过夜车”,现有停车位仍是供不应求。故此,火车站停车难,关键是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火车站周边开辟更多的停车场,满足乘客的停车需求,这才是问题的根本。随着高铁、动车的便捷化,火车站停车会越来越多,这也是应有的前瞻眼光。
破解停车难不能只盯着提价
利用价格调节供需矛盾仿佛是个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确,价格的高低起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相应产品的需求量与使用量。但这种影响是建立在有相应替代品的前提下的。以两市为例,即便其价格再高,也不会给需求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人食五谷杂粮,“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道理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有车就要有地方停,并不会因为价格高就不停车。从需求的性质来讲,停车位与粮食一样,近乎是刚需。
刚需的价格弹性较弱,面对日车流量接近1万的福州火车站,仅仅388个停车位无疑捉襟见肘,僧多粥少的供需矛盾不会因为价格的提高而改变。就算停车价格真的提高且超出使用者的承担能力,那些过夜车的车主恐怕也的确会“另谋他处”。但不难推测,例如停放在路边,周边商场及小区的情况会大大增加,这只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不仅将拥堵情况转移扩大,还会增加潜在的交通风险。
解铃还需系铃人。福州火车站停车难的关键点在于停车位供不应求,加之过夜车比重过大导致问题雪上加霜。解决停车难就要从这两个问题上着手。对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政府可合理规划,选择适当的地点兴建停车场,扩大停车位的供给量,这本就是政府服务民众,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应有举措。同时,对于过夜车占据大量停车位导致车位周转率底,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不妨划分出相应的专用停车位,并实施分类价格与阶梯价格,合理的运用价格与规划手段来引导分流。
智慧停车将成未来趋势
政府将通过智慧停车技术解决“停车难”
“停车难”被认为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症结之一,而停车难产生的原因,一是停车位紧张,二是停车收费高,三是结算及缴费过程排队时间长。
据了解,市交通委对于停车难题的治理,将在今年出台启动关于停车的相关立法工作,做到停车管理有法可依。并且将通过启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寻找车位功能,或如高速公路etc的自动扣费功能等智慧停车技术来解决“停车难”这一难题。
智慧停车已成趋势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为解决城市停车难、停车乱而出现的互联网停车工具,如ETCP、丁丁停车、无忧停车等APP,通过“互联网+”的服务形式,在对城市停车现状的改善中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其中,ETCP在2015年已经覆盖了超过3000个停车场,在这场抢占智慧停车行业领域高地的赛跑中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除了车主在停车中可以应用到的找车位、电子支付等便捷服务外,ETCP也针对停车场管理方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使更多空闲的车位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使用率。
智慧停车未来需要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智慧停车虽然已成为解决停车难、停车乱这一难题的主流趋势,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阻碍着智慧停车行业的三座大山,并且,提倡公民使用智慧停车方式出行,停车场积极响应进行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与“停车难”问题能否早日得到解决。
( 责任编辑: 杨赓 )
小编总结
仅凭上述举措恐怕难以解决问题。我们不妨跳出问题看问题,造成停车难的原因是由于私家车众多,那么人们为何不成公共交通工具呢?可见,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仍需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增加车次与线路,丰富服务项目,为旅客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倘若公共交通系统足够完善,面对质优价廉的出行方式人们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