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2016年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不只是北师大,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推出“跑步打卡”。多所高校对于学生运动打卡的硬性规定,令人感慨万千。一方面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能体质确实用心良苦,另一方面,打卡签到的方式又让学生吐槽运动失去快乐和兴趣。
在北师大之前,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已试水运动打卡。比如清华要求学生参加跑步锻炼,并且要“刷脸”3次完成打卡,为了配合学生更好地完成,推出了专门的APP。武汉大学也通过一款APP对本科生的环跑进行核算,考核计入体育成绩的20%。北京建筑大学则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定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及路线范围内跑2000米,还在路线上设3个打卡点,每跑到一处就需打卡,而且打卡机还会自动拍照。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长跑锻炼打卡30次,否则体育课成绩将被记为不及格。
多所高校对于学生运动打卡的硬性规定,令人感慨万千。一方面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能体质确实用心良苦,另一方面,打卡签到的方式又让学生吐槽运动失去快乐和兴趣。
“跑道打卡”具有相当的强制性,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去年,《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了提升,但大学生的体质堪忧,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
从提升大学生体质和健康考虑,高校推出的运动打卡情理之中。毕竟,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里,如果仅仅靠鼓励、倡导,或许成效并不明显。与课业、奖学金挂钩,或许能够让学生动起来。虽然开始是被迫的,但一旦习惯养成,学生便会自觉运动。
无奈,学校的良苦用心遭遇了执行过程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学生反映,有人为了快点完成任务,会穿着轮滑鞋、骑自行车、滑滑板去,有的学生甚至给学校要求安装的跑步APP“越狱”,以至于日常走路、上下楼梯都被计算成了运动量。
显然,学生在这件事上跟学校玩起了猫捉老鼠。行为虽不应该,但由此反应出的问题不应回避,学生的消极抵抗情绪也不应忽视。这些现象提醒高校须好好琢磨如何更人性化的对学生进行运动引导,让学生真的愿意参与,而非被迫参与。学校不应对运动过程进行强制要求,打卡应该只作为一种要求形式,要让学生有选择余地,应该通过更多的运动形式、活动、奖励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俗语说,强扭的瓜不甜。在运动打卡这件事上,亦是如此。
强制跑步打卡 侵犯学生个人权利
大学生体育素质差是事实。有大学生在体能测试时曾有跑到一半发生晕厥等状况。可锻炼身体与否是个人权利,大学不能因为自负怀有善良的想法,就侵犯他人权利。所谓“你之蜜糖,他之砒霜”。
不管是宅在寝室里打游戏,还是日上三竿才起床,都是个人事务。除了体育课时间,大学没有强制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权力。在本应崇尚个体独立、个人自治精神的大学,“跑步打卡”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感叹中国大学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抛弃过时的教育思维,将大学生真正视为平等的公民个体。
当然这不是说,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差的身体素质,大学就只能无动于衷。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大学应该做的,是在宣传上多引导、在硬件上创造便利条件。宣传上除了多处张贴鼓励体育锻炼的横幅,还是应该多鼓励支持各种校内、校外赛事,以兴趣带动学生锻炼。
总之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终究是属于个体选择的范畴,这本应是常识。
学校有必要引导,运动过程不应强制
重视大学生体质,加强大学生体育运动已迫在眉睫,身体素质本来就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其纳入奖学金或是学分,恰恰就是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的一个表现。当学生们早已失去了对运动的兴趣,要能让他们养成运动的习惯,显然靠他们自觉并不靠谱,简单的引导与宣传也不能形成“倒逼”的力量,促使他们起而锻炼身体,多一些“硬性”标准与要求,才能让“慵懒成性”的大学生们感受到动力,从而慢慢涵养他们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进而激活校园体育文化。
同时学校还应该采取更多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方式方法,比如通过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予以奖励与鼓励等等,多想办法加强学生的运动量,慢慢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与兴趣,让体育运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跑步打卡”等一些旨在让学生们重视体育运动的做法,也要更多考虑可执行性,如要完善制度设计,避免一些学生钻漏洞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