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投诉学校补课收费的举报信发出之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16岁少年刘文展的人生轨迹发生逆转,新学期其母收到班主任的劝退信息。
近日,连续投诉学校补课收费的举报信发出之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16岁少年刘文展的人生轨迹发生逆转,新学期其母收到班主任的劝退信息。涉事学校的负责人称,劝退系班主任个人行为,正做工作劝刘文展返校。
学生举报学校违规补课遭劝退,到底谁有问题?
现如今,每到寒暑假家长和学生奔波于各种补习班早已成为常态,有些家长认为面对如此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如果不让孩子多学习一些知识,如何能提升竞争力。可是,有一些情况并非家长和学生主动要求学习,而是学校或老师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补课。
教育部早就有明文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课外收费补课本是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可是依然有学校不顾规定要求,给学生“加课”。可是面对学生指出的问题,相关部门非但没有查明真相解决问题,而是举报的学生遭到的劝退的处理,这放映了什么问题?举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最基本的形式,学校不执行政府统一规定在先,学生通过举报维护自身权益何错之有?
刘文展连续多次投诉学校补课收费,违规组织学生有偿补课行为无收敛,反而被劝退处理,令人费解。当地教育部门不去调查核实,敦促学校纠正违规行为,反而偏袒校方,认为举报的学生有心理疾病,这是典型的不作为行为。从性质上看,这种放纵学校补课的做法,比学校组织学生有偿补课,比老师劝退举报投诉学生,更为严重。
“劝退”学生的学校,不懂法也不懂教育
如今,一些学校和老师违规补课,并不是他们学雷锋、讲奉献,而是想通过开班补课谋取学校和老师们的一己私利。一些学校将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各项禁令视为无物,依然还是我行我素,违规收费补课。
学校本来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地方,学生举报学校凭啥被劝退?作为学校,没有权力“劝退学生”,也没有权力让学生转学到其他学校。劝退事件”既违法又有违师德。教育使人由野蛮走向文明,拒绝孩子接受教育,那就是拒绝人类文明的进程。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破坏人人享有受教育权,没有什么理由去伤害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识。“劝退事件”从法律角度来说,这是违法犯罪,是渎职行为。
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以收费、创收为目的的补课,不仅损害学生利益,更是在给自己抹黑。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将来学生长大走向社会后,他们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母校和师长?
还遭劝退学生一个公道,让其能早日回归课堂
一起普通的举报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当地教育部门应该给刘同学一个交代,一个道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及时查处和纠正类似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违规行为,对屡教不改的学校,应该吊销其办学资格;另一方面,还应调查此事件中客观上纵容学校违规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对他们的不作为进行必要的问责和相应处罚,还遭劝退学生一个公道,让其能早日回归课堂。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小编总结
面对相关教育部门存在的乱象,一方面应加强纪律监管,加强对各个学校的监督考核,不能简单的以分数论。另一方面,应畅通监督渠道,学校应该严明自身,接受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监督。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更应该以身作则。还希望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局都要正确看待此次的举报事件,能够公正的处理,给社会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