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3岁玩微信,7岁会网购,14岁网络技能已全面超过父母。记得我们小时候能吃包辣条、嚼个冰棍、看本漫画就觉得特别高大上了。如今的孩子呢?看手机,玩平板电脑,打网络游戏,各种高端装备无所不通。
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3岁玩微信,7岁会网购,14岁网络技能已全面超过父母。记得我们小时候能吃包辣条、嚼个冰棍、看本漫画就觉得特别高大上了。如今的孩子呢?看手机,玩平板电脑,打网络游戏,各种高端装备无所不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暗藏着诸多隐患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80岁高龄的邓小平便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如今,这一情景不但早已成真,反而逐渐步入另一个极端。儿童越来越早地接触网络,但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却又缺少必要的理性和判断,这使得网络对儿童而言成了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暗藏着诸多隐患,譬如网络暴力、色情信息、外来极端思潮等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触网”低龄化,家长首先应当反思
即使是大人,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性地面对网络,更何况是自制力偏弱的未成年人。显然,在“触网”这一问题上,低龄化有必要,但不断低龄化的趋势却需要及早刹住。在这点上,家长首先应当反思。
儿童最初接触网络,其所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是如何来的?当下年轻的父母几乎是手机不离手,或稍有空闲时间,就会不停的摆弄手机,不是上网聊天,就是发朋友圈、玩游戏。许多家长也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一旁的孩子也已经在观察模仿了。
种种情况表明,儿童触网低龄化,错的不是孩子,而是其父母和他们的长辈。父母不能克制自己,不能给孩子做出好样子,不仅让孩子触网低龄化,还很可能让孩子落下沉迷于网络的毛病。
父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
父母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时,除了言传,还有身教。从很大程度上讲,儿童触网低龄化就是父母身教的结果。要防止儿童触网低龄化,父母就要尽最大的可能不在儿童面前玩手机,更不要教或带着孩子上网、玩游戏。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小编总结
儿童“触网”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除了家长应尽的责任,社会也要筑好安全防护墙。首先,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网络潜在危险的知识,警告青少年不要随便在网络上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其次,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让网警像现实社会中的警察一样成为网络最坚强的后盾,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