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丰富而多样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前提。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新型生物产业的重要基础。而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聊的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居民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过度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为此,近年来中国也在探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发展。那么,很多人会问到底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让佰佰安全网告诉您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的组成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
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⑴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⑵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几千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十分富饶的土地。树木林立,百花芬芳,各种野生动物四处出没。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及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这里已变成生物多样性十分贫乏的地区,到处是黄土荒坡,遇到刮风的天气便是飞沙走石,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由于人工植树,大搞"三北防护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沙漠化进程得到了抑制,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⑶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现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供给我们自由呼吸,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中,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据科学家估计,假如断绝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大气层中的氧气,将会由于氧化反应在数千年内消耗殆尽。
⑷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今天仍生存在我们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场所。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遗传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等重要功能。
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
这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水族馆、海洋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挽救式的,保护了物种的基因,但这种保护是被动的,长久以后,可能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活标本。因为,毕竟移地保护利用的是人工模拟环境,自然生存能力、自然竞争等在这里无法形成。
当然,移地保护可以为异地的人们提供观赏的机会,带来一定的收入,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宣传,在某种程度上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完善城市化建设,减轻人为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自我修复和保护。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境的岛屿化、碎片化,造成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如果通过城市化,人主动给野生动植物留出地盘,那么,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修复能力,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这一做法是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经验。
利用城市化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十次大会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自世界各国300多个城市的市长将聚集在一起,通过一个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城市行动计划,并提交给各国的环境部长。在目前城市化迅速发展、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城市将是人类赢得生物多样性的地方。然而,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会带来其他的问题,如城市病、犯罪、环境污染等,这需要从经营城市的角度,打造生态城市,吸引居民在城市安居乐业。
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生态就业,带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在那些非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地区,社区贫困是造成自然资源较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在这样的地区,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通过城乡互动,吸引城市居民主动参与到经济落后、但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保护,通过城市消费者的自觉消费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这方面,九寨沟做的最为成功,下面还要介绍。
社区经济水平低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阻力,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扶持并引导社区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减少种植、养殖、放牧、捕捞等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的产业;强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协助社区提高生产力水平。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除了专业人士外,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水平还是比较低,很多人对于这一概念很感陌生。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生物多样性基本国情的宣传教育,中小学课本应当有有关的内容。企业家、政府官员应当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常识,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只有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动员全民力量实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计划。在这一点上,中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由此看来,人类应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减轻这些种群的生存压力。由此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要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生态破坏小知识请到本网站搜索吧!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