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低血糖多发生于早产儿,如果妈妈患有糖尿病,那宝宝也有患低血糖的几率。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宝宝得了低血糖怎么办好?
低血糖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在新生儿期则更为常见。由于新生婴儿反应低,发生低血糖后,往往表现不出典型症状,常被忽视,影响智力,需要引起重视。那么,婴儿低血糖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和预防呢?佰佰安全网介绍一下相关的婴幼儿疾病小知识。
什么是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发生于新生儿群体,血糖低于相同年龄段最低正常指标的情况,以出生后一天内<2.2mmol/L,一天后<2.2到2.8mmol/L为准。常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在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多见。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
婴儿低血糖症的病因
1、暂时性低血糖症:多数病例为生后暂时性低血糖,主要原因有:
1)糖摄入减少:新生儿因喂养、生病等因素,导致糖量摄入少;
2)糖消耗过多:患病的新生儿糖量消耗大,容易发生低血糖症,如新生儿窒息、感染、酸中毒等容易并发低血糖症;
3)糖原储存不足:早产儿、低于胎龄儿糖原储存不足,加上原发疾病导致摄入少、消耗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低血糖症几乎达到30%-50%,甚至更多;
4)糖尿病母儿:出生后葡萄糖来源中断,而胰岛素水平较高,极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症。
2、持续性低血糖:
1)高胰岛素血症;
2)先天性代谢疾病:糖代谢障碍、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代谢疾病等;
3)内分泌疾病:垂体功能低下、皮质醇缺乏症、肾上腺素缺乏症等。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如果在生后几小时至1周内,宝宝出现嗜睡、拒乳、哭声异常、反应差、震颤、呼吸暂停、阵发性发绀、昏迷、抽搐等表现,并且有反应低下、体温不升、心动过速、眼球异常转动、多汗、苍白等体征,父母应警惕新生儿低血糖。怀疑宝宝低血糖后,新手父母应高度重视,及时送医,以免延误治疗。
低血糖会引起宝宝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
之所以把新生儿低血糖作为疾病写出来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生儿低血糖会引起新生儿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避免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是很重要的。
婴儿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1、输注葡萄糖液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静脉注入25%葡萄糖液2~4ml/kg(早产儿可用10%葡萄糖液2ml/kg),速度为1ml/min。随后继续滴入10%葡萄糖液,速度为3~5ml/(kg·h);葡萄糖液滴入速度为5~8mg/(kg·min),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如为糖原贮备不足引起的低血糖(如SGA儿),或血糖不能维持正常水平时,可将继续滴入的葡萄糖液改为12.5%~15%葡萄糖液,以8~10ml/(kg·min)的速度输注。在血糖>2.2mmol/L达1~2天后,可改为5%葡萄糖液滴注后渐停。在血糖稳定以前,每天至少测血糖1次。
2、输入氯化钠和氯化钾24~48h后,输入的溶液中应含生理需要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钾。
3、及时喂奶症状好转后及时喂奶,同时逐渐减少葡萄糖的输入。
4、激素疗法如用上述方法补充葡萄糖仍不能维持血糖水平,可加用激素疗法。
(1)氢化可的松:5~10mg/(kg·d),致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后24~48h停止。激素疗法可应用数天至1周。
(2)高血糖素(glucagon):0.1~0.3mg/kg肌注,必要时6h后重复应用。
(3)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仅用于治疗慢性难治性低血糖症。
5、病因治疗此外,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半乳糖血症应完全停止乳制品,代以不含乳糖的食品;亮氨酸过敏的婴儿,应限制蛋白质;糖原贮积症应昼夜喂奶;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则应限制蔗糖及水果汁等。
6、其他治疗期间还需保持一定环境温度,以降低热能消耗,并监测血糖变化。
如何预防婴儿低血糖?
1.做好日常护理。避免一些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非先天性因素,比如防止新生儿缺氧、受凉。身体情况不佳的新生儿应该进行血糖监测。
2.血糖监测。新生儿自出生后或者一送入医院就要密切对婴儿静脉血液的血糖进行监测,利用微量血糖仪等仪器和纸片扩散法监测脚跟毛细血管血液和静脉血血糖。
3.早开奶。出生后30分钟即可喂食,出生第一天最佳的喂食频率为2h一次,晚上同样要依据这个频率。
4.补充葡萄糖。对易于出现低血糖的应该及时补充葡萄糖,可通过喂养来补充。在分娩1小时后每个钟头喂食五到十毫升浓度为10%的葡糖糖液。若不能喂养的特殊情况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
5.注射葡萄糖。针对早产儿、体重过轻、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要立马注射葡萄糖液,浓度要维持在5%到10%之间。此时葡萄糖液浓度和分量不应注射太多,以便把握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稳定。
最后,希望妈妈们在有孩子以后能够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要注意规避能够引起新生儿的低血糖的原因,并能够在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知道孩子是否属于低血糖的症状,让我们一起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吧。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