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季都是我国多地城市开始发生雾霾的时节。一直占据我们视线的雾霾究竟是什么呢?雾和霾又有什么区别的?我国用何标准定义雾霾的呢?雾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应如何防护呢?
什么是雾霾?PM2.5你了解吗?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聚积在肺部时,他们会危害人类健康。即便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依然很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
一.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组数字,它能告诉您今天或明天您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还是受到污染的,以及您应当注意的健康问题。它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一组指数型数值,中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2)和总悬浮颗粒物。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总悬浮颗粒物这个概念。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100微米的颗粒物叫做总悬浮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又叫做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物颗粒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总悬浮颗粒物的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中,那些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就叫做PM2.5,也叫细颗粒物,大于2.5微米而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叫做粗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在空气质量预测中,对烟尘或粉尘的监测,要给出粒径分布。当粒径大于10微米时,要考虑沉降;小于10微米时,与其他气态污染物一样,不考虑沉降。对所有烟尘、粉尘联合预测,结果表达为总悬浮颗粒物,仅对小于等于10微米的烟尘、粉尘预测,结果表达为PM10,如果对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进行监 测,结果就表达为PM2.5。
那么,PM2.5到底有多大呢?很细小的沙粒,直径有90微米,人类的头发,直径一般是50-70微米,也就是说PM2.5只有人类头发的三十分之一左右,肉眼是看不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PM2.5颗粒细小,基本不考虑沉降,而是漂浮在空中,并且一般的口罩对PM2.5没有阻挡作用,加之PM2.5能够直接进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所以空气中PM2.5浓度如果较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很大。
二.PM2.5的危害
一般来说,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因为过于细小,不易被阻挡,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研究表明,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亡。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不同大小的黑点代表了不同粒径的颗粒PM10和PM2.5,越小的颗粒进入人体的路径越深。
三.PM2.5的浓度和标准
即使没有人为污染,空气中也有一定浓度的PM2.5,这个浓度被称为背景浓度。在美国和西欧,背景浓度大约为3-5微克/立方米,澳大利亚的背景浓度也在5微克/立方米左右。中国的背景浓度有多高?目前尚无公开的数据,但应该不会和其他国家相差太大。
2012年3月我国公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仍保留了之前一直执行的150微克/立方米为PM10的日均浓度限值,并按照PM2.5占PM10的50%的比例设立了PM2.5日均浓度值为75微克/立方米。
雾和霾的区别和关系
现在经常将雾霾连城一词解释,然而雾和霾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正确了解他们的区别才能有效分辨并进行自我保护。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他们二者的区别...
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
第1张图:雾 第2张图:霾
雾霾常常相伴而生,大范围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可维持数日。利于雾霾维持的天气条件包括:一是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二是低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向上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积聚。
雾与霾的区别主要包括6点:
a.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b.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d.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e.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f.日变化不同。: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空气污染指数是如何划分的?
目前我国将空气质量划定为六个级别并给予指数,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相关污染物指数与环境对人体的伤害有何联系?污染物指数又是怎么划分的?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质量-优】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质量-良】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质量-中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重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中国雾霾的成因
中国雾霾的产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作用,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同时存在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导致雾霾产生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建筑扬尘等...
如今中国除了令我们自豪的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大国、世界制造业大国之外,涉及100多个城市的2013年雾霾天,也在提醒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能耗大国、第一碳排放大国。2014年1月9日中国社科院首次在北京发布《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环境竞争力在全球133个国家中仅排在第87位,意味着加强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环保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专家表明,2013年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中国雾霾的产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作用,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同时存在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导致雾霾产生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建筑扬尘等。
来自宏观经济结构的原因:能源消费总量大,消费结构不合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09年至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从30.66亿吨标煤增长到36.23亿吨标煤,年均增长2.1亿吨标煤。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也严重不合理。首先,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商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煤炭及石油的消耗量分别为35.2亿吨和4.92亿吨,双双位居世界首位。从表2中也不难发现,在中国历年来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原油的消费比例占绝对主导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能源消费。其次,高耗能和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从全球饱受雾霾天气影响的国家的情况来看,雾霾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而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时期,规模的工业发展与高耗能产业分不开,这些产业不仅能耗高,污染也严重。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耗能量246440.96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1%。2012年六大高耗能行业④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能源消耗量更大。同时由于受限于能源技术水平,能源利用率低,进一步加重了能源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来自生产领域的原因:工业废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升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来工业增加值约占GDP总量的40%左右,2012年工业增加值为19.97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8.48%。工业废气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工业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类物质,其中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最具杀伤力的是二氧化硫。2012年,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为2117.63 万吨,烟尘、粉尘为1235.77万吨,全国治理工业废气共投入资金257.71亿元。同时,2012年中国化石燃料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占比总排放量的27%,超过美国14%的占比,碳排放增长了5.9%。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仅影响气候,更对空气污染产生直接影响。
来自消费方式的原因: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汽车尾气加重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的保有量迅速增长,尾气排放成倍增加,令可吸入细微颗粒物以几何数级上升,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2013年三季度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9亿,与2012年年底相比,增长了3.6%,其中私家车保有量已达到8507万辆,是10年前的14倍。车辆的急速增长不仅使道路出现拥挤,更促使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增大。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机动车尾气为城市PM2.5的最主要来源。据有关数据显示,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率高达20%~30%。尾气污染逐渐成为部分城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推手,对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来自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原因:粗放式、跃进式城镇化与大城市病。中国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片面追求快速城镇化使得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凸显。一是片面追求大城市,高速城镇化,使我们走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的城镇化之路。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城市规模越大人均消耗的能源越多,一个农民转变成城市人,平均能耗将增加3~5倍;如果直接进入大城市生活,尤其是特大城市,能耗将增长5倍。大城市是全国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以北京为例,2012年的常住人口已达到2069.3万,全市能源消费量7177.7万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436吨标准煤。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高耗能、高污染程度将不断加深。
二是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加速雾霾形成。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正在迅猛地“长大”,来自卫星遥感图像的数据显示,整个国家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2倍以上。2000~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76.4%,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长110万亩以上。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导致PM2.5的大量产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尘对北京地区PM2.5的贡献率为15%,在秋冬季节,来自建设工地的浮尘和街道的再悬浮尘是土壤尘的主要来源。2012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35459亿元,比上年增长9.3%。而大部分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环保技术水平落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扬尘大范围飘散,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由雾霾事件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检讨与反思
中国要走出西方式的“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治理思路,不仅要找到造成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还需要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探索造成迷雾的深层原因。
反思之一:中国经济增长陷入成本大于收益的困境。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区域,但却是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城镇化模式等系统整合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从西方承袭而来的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大城市的雾霾天,还有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大面积的水中毒、食物中毒等问题。目前中国75%的地表水被污染,64%的地下水被污染,37%的土地面临风沙威胁。雾霾天气和水污染使我们付出了生命代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所用的流行病学模型,该报告发现,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
当我们为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实现经济高增长而自豪时,不要忘记经济学的另一个定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不惜以环境代价、生命代价而获得的GDP,是严重带毒的GDP。至少笼罩在雾霾中的全国100多个城市的GDP是严重带毒的GDP、黑色的GDP。而且,需要向全社会提出警示的是,2013年我们遭遇的雾霾天,只是我们为这种先污染后治理、高能耗经济增长模式付出代价的开始。环保部对中国环境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未来将会进入环境事件的集中爆发时期。
反思之二:GDP主义的增长成为目标迷失的增长。当我们已经陷入经济增长成本大于收益困境的背景下,为什么仍然不惜牺牲环境和国民幸福追求GDP增长?因为,现代GDP经济建立在这样一种假定前提和逻辑上:经济增长必然包含了国民福利的增长,所以,如何生产得更多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在经济增长的初期,这个逻辑可以成立。当物质贫困是社会发展最短那块桶板时,经济增长就等于国民福利的增长。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GDP增长与国民福利的增长,就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了其负福利效应比正效应还要大。可以说当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处在这个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增长形成的分叉点上。经济增长给社会带来负效应,感受最强烈、承受这个成本的是社会民众。如果说2013年雾霾天气的出现,是老天对带毒经济增长的警告,其实2010年以来国内频繁发生的当地居民抵制政府上污染项目事件,也说明对于GDP的增长,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已经出现了认识的差异。2012年短短四个月,全国接连爆发了三起环境群体性事件。据环保部披露,自1996年以来,这类事件以29%的年增速出现。面对这样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我们反思经济增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经济增长是为了满足国民福利的增长和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在今天的GDP主义经济中,经济增长目标变成了就是GDP本身。
反思之三:中国继续走西方式污染转移之路已经行不通。今天的中国与60年前的英国虽然遇到的是同样的雾霾事件,但由于发生在两个不同时期,由此决定了英国可以走的治理道路,而今天的中国则无法走下去。因为,当今中国雾霾污染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一触即发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是在世界环境容量已经饱和,没有承载空间的情况下出现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指出,40年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28%。WWF全球总干事吉姆·利普指出:“当前,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我们使用的资源量超过了地球供给的50%。地球需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来生产人类一年内消耗的可再生资源。如果不改变这一趋势,这个数字会增长得更快,到2030年,即使两个地球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雾霾天所暴露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是如果中国按照西方工业化标准,继续追赶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消费的工业化之路,已经行不通。要从根源上治理雾霾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发展的新道路和新目标。
雾霾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曾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 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
据统计,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PM2.5如此大的危害那它究竟来自哪里?虽然自然也会产生PM2.5, 但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PM2.5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2000年,曾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 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有趣的 是,吸烟也贡献了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类似地,1999年测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
2004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老师主持的北大相关课题组对珠三角PM2.5化学成分进行细分,发现在平均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的PM2.5中,有机物POM占34.8%,硫酸根粒子和硝酸根粒子一起占31.3%,其中有机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属二次气溶胶(细粒子)。可以看出,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的贡献超过50%,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唐孝炎老师主持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弄清楚了PM2.5隐秘的内部结构。
随后,另一份针对深圳市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则进一步将二次气溶胶的来历追溯了出来:原来PM2.5又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每一颗PM2.5都是一枚“小毒弹 ”PM2.5的万恶之源在于它实在太小了。它的直径最大也就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人体组织的防护,直接杀到肺泡和毛细血管,可以说是长驱直入,普通的口罩根本拿它没辙。
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它就像一个运输大队长,可以源源不断朝人体运送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很少有装备可以将它拦在体外。
更致命的是,PM2.5还有很强的吸附性,超级喜欢和有毒有害物质勾勾搭搭,所以几乎每一颗PM2.5都是一枚“小毒弹”。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致畸效应。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2002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论文曾经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而与粗颗粒物污染没有可靠的关联。该项在美国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始于1982年,当时招募120万的参与者。论文的结论是基于长达16年的随访数据,是目前关于PM2.5污染增加死亡风险最可靠的证据。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8%。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降低PM2.5这些看似不大的风险,收益却是很大的。美国环保局在2003 年做了一个估算:“如果PM2.5达标,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数万人上医院就诊、上百万次的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的空气质量已经相当不错,只有很少的地区存在略微的超标。如果中国的PM2.5能够达标,社会收益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从城市里PM2.5的来源看,汽车尾气是产生这种污染的最主要渠道。同时来自道路扬尘、工矿企业的粉尘,甚至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病毒、细菌,都属于PM2.5的范畴。而在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有一个残酷的事实将长期存在:那就是在未来十几 年甚至几十年的范围内,我们都将难以逃离PM2.5。
雾霾有什么危害?
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而2.5μm以下雾霾则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引发严重后果...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那这种细小细颗粒物的危害有哪些?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全球每年约210万人死于PM2.5等颗粒物浓度上升
据悉,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也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表明,由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平均为每天1000人,每年有35至40万的人面临着死亡。具体来讲,早在1997年,世界银行就预计有5万中国人因为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总体来说,这份报告发现,中国的空气污染使得城市居民的寿命减少了18年。
伦敦毒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认定PM2.5致癌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
伤害器官
对颗粒的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ug/m3 ,就会带来死亡风险的上升。浓度每增加10,总死亡风险上升4%,心肺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6%,肺癌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8%。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明显升高。
影响气候
人们一般认为,PM2.5只是空气污染。其实,PM2.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条件下,PM2.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
雾霾天可能引发的疾病有哪些?
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雾霾天气时,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雾霾天可能引发的一些疾病如下:
1、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
2、诱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雾霾天气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婴儿佝偻病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4、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雾霾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便是“呼吸之痛”。雾霾天气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
5、传染病增多
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6、肺癌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表示,肺癌的潜伏期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小年龄的孩子患肺癌,很可能和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有关。不过,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身高决定了其受汽车尾气以及马路粉尘的影响确实更大,这是得到医学界共识的。因为儿童的呼吸带正好处于尾气高度附近,同时,儿童单位体重的呼吸暴露量比大人高,导致其易感性更高,所以受尾气、雾霾等污染气体的影响更大。再加上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没有发育完全,污染气体侵袭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7、情绪低落
阴沉的雾霾天气很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8、抑制免疫功能
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颗粒物污染环境下的小学生免疫功能会受到明显抑制。
9、结膜炎
专家介绍,雾霾天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结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结膜炎的病情。角膜炎、结膜炎患者明显增多,有老年人、儿童,同时也有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人们出现的情况大致一样:眼睛干涩、酸痛、刺痛、红肿和过敏。
遇雾霾天哪些人应提高警惕?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
备注:雾霾的严重程度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存在着正相关效应,特别是在易感人群如儿童和老人中尤为明显。
如何预防减少“呼吸之痛”?
1.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2.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建议人们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用清水冲洗鼻腔。
3.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5.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雾霾如何防护?
长期接触雾霾不仅会损害人体健康,还会导致多种疾病。如何在雾霾来临时做好自我防护是保证自己健康安全的关键。那应该如何做呢?
现如今,经济在飞速发展,污染也在快速“扩张”,PM2.5、雾霾成为人们最常说起的词,口罩、围巾成为人们最常见的装备,收获伴随着失去,我们与蓝天有了距离。10月将至,雾霾高发季也悄然而至,面对雾霾,我们该怎么做?今日,小编为您盘点防“雾”攻略。
避免雾天晨练 选择室内锻炼
在石家庄,不少市民都有着晨练的习惯,公园里踢踢腿扭扭腰,希望身体更加强壮。但据小编了解,在有雾霾的天气,市民晨练中随着呼吸的加深,会将雾中的有害物质吸入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市民可选择室内晨练或者晴天锻炼。秋冬季节晨练的最佳时间为9点。
尽量减少外出 外出需戴口罩
当遇到浓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口罩可以防止一些尘螨等过敏源进入鼻腔,对肺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戴口罩可以让口鼻保持湿润,避免因空气干燥造成的口鼻干裂。
多喝水多饮茶 多吃梨和豆腐
随着雾霾天气的出现,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也大幅增加,雾霾天造成的咳嗽,主要是咽部和呼吸道不适,出现这种情况,不但要减少雾霾天户外运动,更要多喝水、多饮茶、多吃梨等水果。雪梨炖百合能够达到润肺抗病毒的效果,雾天可以多食。
鱼是“密集型”营养物,而豆腐则是食药兼备,不但能够益气、补虚,钙含量也相当高。鱼中丰富的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将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
置办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是不错的防霾武器。购买空气净化器时,市民要尽量在大型商场、电器商店、品牌专卖店和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等正规渠道购买。除此之外,您在购买时应当注意它的滤材、净化效率、使用寿命、适用面积、臭氧释放量等净化器数据。
在GreenAir空气净化器的发布会中主办方捐助300万产品用于青少年雾霾防治
目前市面上像摩瑞尔、伊莱克斯、逸新、飞利浦、松下、亚都、夏普、远大等等品牌都是不错的,而近日,GreenAir空气净化机构进驻石家庄,并发布了新品GreenAir6.0,市民也可选择购买,净化室内空气。
当然,躲避雾霾的根本方法不是防而是治,因此小编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焚烧物品,物品分类处理。
雾霾天应如何预防伤害?
雾霾的危害与影响在广泛的宣传中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对于如何预防雾霾及如何自我保护却被铺天盖地的商家广告弄得晕头转向。下面就来拨开商家宣传,了解下如何防护才靠谱吧。
你那边空气质量还好吗?近日雾霾天气越演越烈,中国大陆58%城市市民都不得不成为空气的“吸尘机”和“过滤器”。可PM2.5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保护自己?随便戴个大口罩就以为能挡住空气污染了?
PM10 和PM2.5,都是对大气中颗粒物大小的描述,PM是“大气颗粒物质”的简称,后面的数字,表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所谓PM10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这些大小不一的颗粒物密密麻麻悬浮在空气中,肉眼几乎不可见,公众很难意识到它们的危害。
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 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大气颗粒物个头越小,对人类来说就越危险。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工业用煤和北方冬季取暖用煤,向大气中“贡献”大量的细颗粒物。而在美国和西欧,细颗粒物大多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证明,在各种来源的颗粒物中,源于机动车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对人体危害:
呼吸系统:PM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炎症。
心血管系统:PM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血液系统:PM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诱发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意外的另一潜在隐患,还可以造成凝血异常,造成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生殖系统:PM2.5上附着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儿。有毒物可以跳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特别是妊娠早期。
易感人群:
原先患有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儿童、婴儿、新生儿。
预防措施
减少运动:在污染的日子及一天中污染的高峰期,减少室外体育运动,从而减少吸入的污染物量。
空调和过滤装置:使用空调是要设置在“内循环”位置,以减少室外颗粒物的进入。
呼吸保护装置-口罩:N95口罩可以在大的药店买到,N95口罩可以多次使用,不可水洗。如果口罩损坏,污染或者佩戴后感到阻力较大时就该更换。
口罩的选择:
在非典和甲流中成为抢手货的口罩这两天又重新成为热销产品,在雾霾天气持续严重的情况下,大街上带口罩出行的朋友越来越多。仔细观察大伙儿带的口罩,你会发现各式各样。
如果你要在网上商城输入口罩,出来的产品是五花八门:有印着各式图样的印花口罩,有急诊医生带的蓝色医用口罩,有传统的棉布白口罩。在他们当中,有一种口罩最贵,但却卖的最好,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广告词:别以为随便带个口罩就能挡住空气污染,真正管用的是这种医用N95口罩,他表面具有活性炭层,可以有效阻止颗粒物。 这种N95口罩的模样看起来也很专业,有点儿像小一号的防毒面具。这种口罩在非典和甲流的时候立下汗过马功劳,保护了许多医务工作者免受伤害。
目前认为,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N95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N95的生产标准中,作为颗粒物的检测样本是直径为0.1-0.5微米的氯化钠气溶胶,合格的N95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所以,如果正确佩戴N95或级别更高的防尘口罩,即便空气质量指数(AQI)报告重度污染,外出的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些。尽量不要选择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因为这类口罩对防尘无用,只能抵挡唾液飞沫。
正确佩戴方式:N95口罩应当保证贴合脸部,完全遮掩口鼻部,保持口鼻内密封,佩戴后需进行呼气和吸气测试,确认没有漏气。错误佩戴方式:一条带子的纸口罩(左)和普通外科口罩(右)对PM2.5没有防护作用。
口罩长时间使用是否会失效?
其实随着防颗粒物口罩使用时间增加,过滤下来的颗粒物会逐渐使滤料堵塞,过滤效率通常会有所增加,呼吸阻力也随之增大,呼吸会非常困难。而且长时间使用主要会有卫生问题,或反复用污染的口罩带来的病菌威胁,建议每天更换新口罩。
雾霾天要保护好眼睛,不要佩戴“隐形眼睛”
“秋冬季节眼睛本来就容易干,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可能这个情况会更严重。”雾霾天气下,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可能会随风吹进眼睛,从而造成眼睛干痒、涩痛、发炎等;这些有害颗粒更容易吸附在隐形眼镜的表面,被污染的镜片因此引发佩戴者眼睛不适。
雾霾这一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雾霾天气状况下,戴口罩保护呼吸系统已经成为常识。不过,却有人忽略了对眼睛的保护。成都健康专家团眼科专家表示,秋冬季节眼睛本就容易出现干涩、发痒等状况,雾霾天气下空中漂浮的颗粒物更可能趁机而入导致不适。因此,特别提醒市民也应加强对眼睛的保护,并建议这种天气下为了眼睛的健康,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眼睛变的干涩、模糊不请,“元凶”疑是雾霾
昨日,因为眼睛实在太难受,市民何小姐不得不请假到医院检查。“我戴隐形眼镜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她称,最近几天戴了眼镜后眼睛不仅发红还特别干涩,她以为是“视疲劳”,还去买了眼药水。不过,在点了一天多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看东西竟然变得模糊!
到医院检查后,何小姐被诊断为干眼症。“之前都没什么问题,为啥现在遭了呢?”何小姐疑惑,难道是雾霾天气影响的?“网上说有可能因此发生不适,不知道是真是假。”她咨询了医生,医生表示有这种可能。对此,何小姐表示之后几天都不会再戴隐形眼镜,以免对眼睛再次造成伤害。
为什么雾霾天不可佩戴“隐形眼睛”?
“秋冬季节眼睛本来就容易干,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可能这个情况会更严重。”市三医院眼科主任廖志强解释,雾霾天气下,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可能会随风吹进眼睛,从而造成眼睛干痒、涩痛、发炎等;这些有害颗粒更容易吸附在隐形眼镜的表面,被污染的镜片因此引发佩戴者眼睛不适。
“这种状况下,更应该注意眼睛的保护,以及对眼镜进行精心清洗。”廖志强特别强调,在眼睛不适时,忌用手去揉搓或是自行购买眼药水处理。因为若未对症下药甚至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加重病情。
4种方法教你保护眼睛
方法1:减少佩戴隐形眼镜时间,对使用后的镜片彻底清洗、灭菌,尽量保证灭菌时间在12小时以上
方法:减少在室外逗留时间,降低此种天气状况下可能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方法3:室内摆放绿色植物,帮助净化;
方法4:可以用流水适时冲洗眼睛,减少有毒颗粒物附着
口罩的分类及如何挑选?
N95口罩,这种口罩密合性和过滤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场所。在货源紧缺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医用一次性口罩和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雾霾逆袭京城,对于外出的人们而言,口罩必不可少,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口罩合适呢?佰佰和您一起分享这方面的知识吧。
口罩一般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普通脱脂纱布口罩、N95口罩、普通民用口罩等。
医用防护口罩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
医用一次性口罩主要为医务人员接诊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时使用,可阻隔空气中的微粒、飞沫及尘埃。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是一种防护性保健用品,对空气中的微生物、飞沫及尘埃有一定的过滤效果,用于一般疾病的预防, 预防甲流首选医用防护口罩,这种口罩质量标准要求高,过滤效果好,密合性和抗湿性强。
N95口罩,这种口罩密合性和过滤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场所。在货源紧缺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医用一次性口罩和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普通民用口罩是一种日用保健品,主要用于御寒,其材质、规格没有统一要求,对疾病的预防没有效果。
如何挑选:
1. N95口罩是一款高性能医用口罩,可以防病毒、细菌、有效过滤病毒等功能,使用效果强于其他口罩,但透气性不如其他口罩,时间一长,使用者会感到不适。它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及健康协会标准(NIOSH)N95认可,用直径0.075微米的微粒气流,穿过口罩,阻隔成功率达95%以上的即符合N95标准(冠状病毒-猪流感病毒、非典病源的直径约0.1至0.12微米)。
2.医用防护口罩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对防甲流有效.
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是一种防护性保健用品,对空气中的微生物、飞沫及尘埃有一定的过滤效果,起不到防护作用,对防甲流无效.
4.普通民用口罩(卡通口罩)是一种日用保健品,可爱美观。主要用于御寒,其材质、规格没有统一要求,对疾病的预防没有效果。
很多人挑选口罩只关注几层,对于口罩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却不大注意。
据了解,目前医用口罩已经作为医疗器械批准上市,而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因此,挑选医用口罩可通过判断其是否标有生产许可证号(药监械生产许某某号)及注册证(药监械准字某某年某某号),最好去正规药房购买。
挑选时注意查看口罩的外观形状,口罩表面整洁均匀,没有破损和污渍,无臭无味,大小与标准规定的尺寸相符。同时要查看产品的基本信息,除了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执行的标准编号、产品的批准文号外,还要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一般口罩有效期为两年。另外,最好有独立小包装。
通过以上方法,佰佰希望您选择出有效的口罩。
佰佰给您推荐几款口罩:
1.产品名称:正品3M8577活性炭防毒口罩防装修甲醛二手烟尾气油烟尘雾霾pm2.5
价格:11—30
品牌:3M
材质:活性炭
功能:防尘 防病菌 防甲醛 防二手烟 防汽车尾气
2. 【加厚纯棉含14滤片】防护口罩PM2.5男女防尘防雾霾口罩
价格:5-10元
功能:防雾霾,防PM2.5,防寒保暖
特点:加厚保暖,冬季适用。
3.
产品名称:Honeywell呼吸阀KN95防pm2.5防雾霾防尘冬季成人男女个性专业口罩
价格:30-100
功能:防雾霾 防尘 防二手烟 防汽车尾气
特点:可折叠口罩
4.
产品名称:霾星人防尘肺雾霾PM2.5防护口罩鼻罩骑行秋冬季眼镜防雾透气男女
价格:300-500
功能:鼻炎缓解 防雾霾 防PM2.5 防流感
特点:超强透气,可长久佩戴
雾霾天如何保持车内清新
多数汽车都没有空气净化系统,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车主可以购买一个车内空气净化设备,它能消除车内的异味、有毒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等车内污染。
一早醒来,齐玲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不由地叹了口气。果不其然,手机里空气质量检测的APP软件显示:PM2.5指数飙到了177,杭州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于是,和往常一样,齐玲开车上路时把车窗全部关闭。
可以说,自入秋以来,杭城的雾霾天气频繁来袭。而在雾霾天开车,交通更为拥堵,人们待在车内的时间也比往常更长。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开车,除了注意常规安全外,车主们如何让车内的空气更“干净”一些呢?
不仅要关窗,还要开启内循环
对于很多车主而言,出行有汽车代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接触十面“霾”伏。不少车主就像前文提到的齐玲一样,把所有的车窗都紧紧关闭。
其实,除了关窗之外,还有一个步骤需要注意,那就是开启内循环。
“内循环状态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沈半路上一家东风日产4S店内负责维修的刘师傅称,开启内循环,在通过烟雾、扬尘、异味区域时,可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在车辆密集区域,也可阻挡前车排出的有害尾气等。
刘师傅介绍说,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中仍然有气流吸入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
因此,在雾霾天气下,即使关闭门窗,高浓度的悬浮污染物或可吸入颗粒物也能通过外循环进入车内。
所以,在雾霾天,车主不仅需要关闭门窗,而且应尽量开启车内空调的内循环系统。“跑高速或在车内时间太久的话,再开一会儿外循环,让外部的空气进来一些。”
定期清洗更换汽车的“口罩”
在雾霾较重时,不少市民常常会给自己戴上口罩,用过之后要么及时清洗,要么就直接扔掉。而汽车其实也有一个“口罩”,那就是发动机的进气滤芯和空调滤芯。这两样物件就如同汽车的空气保护伞一样,能有效减少污染物通过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进入车内,防止车主吸入对身体有害的污染物。
“但在污染环境下时间久了,发动机的进气滤芯和空调滤芯也会吸纳大量杂质、污垢,太多的污垢沉积在滤芯上不仅会降低进气效率,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空调风量不足等状况。”一汽大众某特约维修店的陆师傅说,积累在滤芯上的污垢会滋生细菌发生霉变,造成空调异味,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而且对健康也是威胁。
业内人士建议,开车的市民要及时更换发动机进气滤芯,同时,空调滤芯作为汽车空调的第一道把门关,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应按照保养手册定期清洗空调系统和更换空调滤芯。
使用车内自带“武器”,开启空气净化装置
随着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汽车的空气净化装置也在更多的车型中搭载。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新凯美瑞、英菲尼迪M25L、朗动、全新奥迪A6L、荣威950、新君越、纬度、新轩逸、景程等都搭载有空气监测和净化系统。此外,比亚迪汽车日前也表示,他们将推出两款具有净化PM2.5功能的汽车。
记者了解到,这些车型搭载的空气监测和净化系统主要分为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系统、I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光触媒净化系统这三种。
以最为常见的I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为例,传感器能对监测信号进行分析,在室外污染严重时,会自动将通风系统切换到内循环模式,阻止氮氧化物、地面臭氧、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渗入。
其中,最有代表的品牌就是沃尔沃,目前I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已成为沃尔沃全系车型的标准配置。一旦发现这些污染物质,系统能立即自动关闭进气口,并促使车厢内洁净的空气进行重复循环。这样双重的保障能有效保护驾乘者免受车外污染空气的侵害。
再看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系统。负离子主要功能之一是杀菌,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微量臭氧,二者合一更易吸附各种病毒、细菌,并杀灭有害物质。
而光触媒净化系统实际上就相当于在空调或车内安装固体催化剂,在光照(包括可见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将房间或车内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等无害物质。
当然,多数汽车都没有空气净化系统,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车主可以购买一个车内空气净化设备,它能消除车内的异味、有毒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等车内污染。
( 责任编辑: 朱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