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街头诈骗也是越来越多,并且形式也是多样,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老年人在判断力下降的情况下,更是容易上当受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处于“小打小闹”阶段的街头诈骗也出现上升势头,并随着社会多样化,诈骗的手段也呈现出多种形式。而且现象大多数上当受骗的人多为老人,那么街头诈骗的团伙是专盯着老人的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街头诈骗
街头诈骗是指在街面或商业场所等公共部位发生的、针对不特定受害人以非法手段骗取钱财而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此类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的治安稳定。
街头诈骗的特点
街头诈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作案目标固定。街头诈骗行为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妇女、文化程度较低等相对固定的作案目标,此类人群的防范意识薄弱,爱贪小便宜,社会经验不足,遇事偏听偏信,缺少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丧失警觉性,容易被骗局迷惑。
2.多为结伙作案、分工明确。街头诈骗多为团伙性作案,团伙人员少则二人,多则七八人。在作案前作案人往往要做出严密的计划,互相配合,通过策划和明确分工,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犯罪活动中。部分作案成员甚至是亲属关系,而且都能言善辩,有的不惜长期经营,施以小恩小惠进行“感情投资”,骗得受害人信任后再实施诈骗,通过设下种种圈套,引诱受害人中招,从而骗取大量的钱财。
3.作案手法多种多样。街头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与其一整套的诈骗程序和行骗手段是密不可分的。作案过程环环紧扣,有序进行,尤其是在“台词”的设定上故弄玄虚或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诱惑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4.作案的跨区域及流动性极强。街头诈骗犯罪嫌疑人多跨省进行诈骗活动。确定作案地点后,常用假身份证入住旅馆,精心预谋伺机作案。案发后,迅速逃离案发地,流窜到另一区域继续作案。
街头诈骗的形式
街头诈骗案件的几种形式有:
算卦消灾诈骗:犯罪分子称受害人孩子有难,用财物消灾的方式实施诈骗。
赠送文物诈骗:犯罪嫌疑人用一些类似文物的东西,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并给受害人“赠送”少量该“文物”,之后向受害人骗取钱财。
拾物平分诈骗:嫌疑人主要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故意将一沓用棉线手套装好的钱(冥币)掉在受害人面前,并在受害人面前捡起,其中1名嫌疑人与受害人主动搭讪,以受害人看到为由,提出与受害人平分捡到的钱,随后另1-2名嫌疑人自称刚刚丢了上述物品,问受害人和嫌疑人有没有捡到,并借口检查受害人随身物品,要求受害人以钱或物抵押作证为由将受害人随身财物骗走。
假币购物诈骗:嫌疑人先以真币购买受害人大量商品,在受害人验过真假后,假装接听电话并声称买主要求退货,拿回真钱,在博得受害人的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又故伎重演,接电话、取货、支付假币。
街头诈骗专盯老人吗
街头诈骗的针对目标并不是只有老年人,而是所有防备心较差的,而大多数老人的戒备心较差,并且老人社会信息摄入较少,因此成为街头诈骗的高发人群,但并不是说街头诈骗专盯的就是老人。所以老年人出门在外碰到陌生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多一个心眼,不要盲目听从、信任他人;更不可贪小便宜。
如何预防街头诈骗
现如今,街头诈骗的现象是非常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街头诈骗呢?
1.加强多方配合,注意信息共享。案发后,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作案人使用的工具特征以及作案方式方法等诸多因素, 对系列案件进行有效串并案。基层派出所与刑侦、图侦、技侦等业务部门要加强协作,信息共享,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时发布区域协查,防止流窜它地再次作案。
2.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警示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对街面诈骗手法进行曝光,揭露街头诈骗手段伎俩,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辨别力度,防止上当受骗。二是专门宣传,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举行专门的防街头诈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画册,张贴宣传标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的同时形成震慑打击街头诈骗的氛围。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老人防骗小知识,希望能够帮助您哦。
( 责任编辑: 石家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