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榨的苹果汁相对超市的瓶装果汁来说,比较新鲜有营养,可有的小孩喝过之后却出现呕吐,有人说是因为喝了鲜榨带核的苹果汁而引起食物中毒。更有一些医生及营养专家也说,苹果、桃子等多种水果香甜可口,但果核中含有毒物质氢氰酸,小孩胃肠脆弱才会出现中毒,这是真的吗?
幼儿和低体重者喝鲜榨的苹果汁确实有氰化物急性中毒的风险,建议去核后再榨汁饮用。其他一些水果也同样如此。不过鲜榨果汁的营养并不比新鲜水果要好,可以的话最好还是给孩子吃新鲜的水果。
解疑
苹果的种子中含有氰苷,这种物质在在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氰酸。直接吞食苹果的种子并不会导致氰苷的释放,因为种子外面坚硬的种皮能保护种子不被消化系统消化。流言中将苹果不去核榨汁后,会导致氰苷释放到果汁中,生成氢氰酸。氢氰酸的急性中毒剂量按体重计算为0.5~3.5 mg/kg,一岁零一个月的男孩儿体重大约是10 kg,按照最小剂量计算的话,该儿童急性中毒需摄入5 mg氢氰酸;苹果的种子中含有的氰苷折合成氢氰酸的话含量大约是0.6 mg/g,每粒苹果的种子大约中0.75 g,一个苹果有10颗种子,按照上述数据,吃下一个完整的苹果会摄入4.5 mg的氢氰酸,低于急性中毒剂量。
如果孩子吐出果汁后很快状态恢复,更大的可能性是胃肠道刺激引起的不适,而不是氰苷直接导致婴儿中毒。更何况导致婴儿呕吐的原因很多,喝多了也有可能胀吐。
那么工业生产的苹果汁有没有混入氰苷的风险呢?实际上,不同于家庭榨汁的方式,工业生产的苹果汁在出汁环节使用的是旋转压榨机,这种榨汁方式不会破坏苹果的种子,因此工业生产的预包装苹果汁没有这种风险。
除了苹果之外,其他蔷薇科的果实例如桃、杏和樱桃等也有此风险。另外,常见的含氰苷的食物还包括鲜竹笋、木薯、银杏果(白果)和一些豆类(比如利马豆)等。高粱、玉米、土豆、南瓜等很多农作物的幼苗或藤蔓里都有氰苷,时常会导致误食的牲畜中毒。所以氰化物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只不过由于含量有限,或者吃的不多,所以人们并不是特别关注。
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的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国外的一些食品安全机构也建议民众不要生吃这些含氰苷的食物。另外氰苷在体内可以代谢清除掉,不存在蓄积性,该中毒的马上就会就中毒,没中毒的也不用担心“长期大量”将来会毒发身亡。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果核就别吃了,需要榨汁的话也应该先去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另外,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要给果汁喝;6个月到6岁的幼儿每天可以喝4~6盎司(118~177毫升)果汁,7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可以喝8~12盎司(237~355毫升),不过鲜榨果汁的营养并不比新鲜水果要好,可以的话最好还是给孩子吃新鲜的水果。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