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关乎人们身体健康,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购买服用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要求,特别是幼儿服用的药物,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日前,常州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贩卖销售假冒婴幼儿药物案,9名微商共卖出 6万多瓶假药,涉案金额达百万元。而这些“进口药”国内的的销量居然远大于生产量!目前,8 名嫌疑人均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还有1名嫌疑人逃到国外,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女微商卖“进口药”被抓
今年3月,常州市兰陵派出所民警李一帆在对微商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常州一名微商女子孔某在朋友圈里广发进口婴幼儿药物的广告。孔某销售的主要是奶粉和针对婴幼儿的进口药品,例如德国的小绿叶口服液、沐舒坦口服液,一些退烧药和宝宝的鼻塞精油等。
通过调查,民警发现孔某每天出货量很大,多的时候一天要发出去几十件快递,但外包装上都都没有正规的药品进口批文。警方遂判断其涉嫌销售假药罪。
“确定了她的仓库和发货信息后,我们及时进行抓捕和搜查,在她的仓库里发现了一百多瓶药物,有德国进口的小绿叶口服液,沐舒坦口服液等。”李一帆说。
女微商在销售链中属于最下层
孔某到案后向民警表示,她属于最下层的经销商。所有的药品都是通过微信联系,从上家处购得,而她自己对于这些药品的来历、真伪、药效等都不了解,进货只是看价格并不鉴别真假。
据孔某交代,以沐舒坦口服液为例,在欧洲正常的销售价格是两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5元左右。她认为自己拿货的价格只要比15元高,那就是真药。可是,孔某却主观地忽略了她拿到手的药品已经经过了层层加价。
为了让宝妈们相信她的药是真的从国外代购的,孔某还谎称自己的丈夫经常出国买药。实际上,她丈夫只是在几年前出国过一趟。她朋友圈发布的不少国外药店买药的照片,很多都网上找来的。
根据进货渠道警方打掉多条上线
根据孔某交代的进货渠道,常州警方开始顺藤摸瓜,找到位于深圳和泰州的上家。随后有寻线而上,在广东、浙江等地,又抓获了7名涉嫌非法销售假药的嫌疑人,一人逃到国外。
通过对多级多层销售链的审讯,警方了解到,所有销售这些所谓进口婴幼儿药品的嫌疑人,没有一个人对药品真伪有过鉴别或核实。“他们一从上家拿到药品当天或第二天就销售出去。整个涉案药品大概有六万多瓶,价值达到百万元。”李一帆说。
查扣相关药物后,常州警方也与国外相关制药企业取得了联系,得知厂家一年生产量相对固定,而销售到国内的药品数量却远大于生产量。这无疑说明大量的假药已经充斥国内的代购市场,不法人员甚至在国外造假货,销售给中国的消费者。
佰佰安全网提醒: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们要加强管理,出入这些场所的人也应警惕,具有防范意识,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