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小小的伤口,不加处理,竟然可能致命。前不久,北仑的张女士和象山王先生才经历这样一场死里逃生——20多天在急诊重症病房,气管切开,单间避光隔离,在市二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才康复出院。
“破伤风感染,大众并不陌生,但临床上仍能碰到这样的急重症患者。原本一个小小的伤口,如果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不必经历这样的危急情况。”市二院急诊科刘鹏主任医师介绍。
工厂女工突然张不开口
医生说:病根是半个月前的一次手指外伤
大概在一个多月前,张女士发觉逐渐张不开嘴巴,总感觉嘴角的肌肉被紧紧拉住,吃饭、说话都受到影响。嘴巴出了问题,张女士的第一反应是到口腔科看病,没想到医生说,不是口腔的毛病,怀疑破伤风感染,紧急把张女士上转到市二院急诊科。
“怎么都想不到,这么小的伤口会是破伤风,当时吓了一大跳。”张女士回忆,口腔科就医前的半个月,在工厂干活的时候被风扇割伤了中指和无名指,因为伤口不大,所以也没有太当回事。
无独有偶,在同一时间急诊外科张毅主任医师也收治一位破伤风感染的船员。常年在外跑船的王师傅出海时木屑扎进了左脚的脚趾,平时磕磕碰碰是常事,根本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出海回来就出现同样的张口受限,咀嚼无力的情况。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产生痉挛毒素所致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痉挛毒素作用会导致咬肌强烈收缩,出现患者张不开嘴的情况。部分患者会跑到口腔科就诊,根本意识不到是破伤风感染。”张毅主任医师介绍。
破伤风病死率高达20%
20多天ECIU抢救,他们死里逃生
除了张口受限,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还会导致面部表情肌群阵发性痉挛,病人会具有独特的“苦笑”表情;颈项肌痉挛时,出现颈项强直,头略向后仰,不能做点头动作;背腹肌同时收缩,但背肌力量较强,表现为弓背状。
“这一类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如光线、声响、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都会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以造成呼吸停止。这也是破伤风可怕之处,据统计,这一疾病发作后死亡率高达20%以上。”急诊科刘鹏主任医师介绍。
入院后,针对两名破伤风患者,急诊科使用大剂量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和游离毒素,并予以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但患者病情危重,先后出现了凶险的膈肌痉挛呼吸困难,医疗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果断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0多天里,度过了多次抽搐和反复高烧,患者体内的痉挛毒素耗竭,病情逐步好转。
“因为破伤风治疗的特殊性,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关闭了病房的照明灯,调低监护仪和呼吸机警示声,EICU的医护人员尽可能保持环境安静,专人24小时监护。”刘医生形容,医护人员是在静默和昏暗中与痉挛毒素角力,最后陪伴患者重新见到光明。
佰佰安全网:如何预防破伤风感染?
外伤引起重视,尽早就医
虽然大家对破伤风并不陌生,但是仍存在不少误区。如不少人以为只有被生锈铁器割伤才需要打破伤风,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对于小而深的伤口格外要引起重视,特别是污染创面。伤口又小又深,比如铁钉、木刺,伤口内空气含量较少,跟外界通气情况较差,这就为破伤风梭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和繁殖的空间。
虽然破伤风感染导致的后果严重,但只要机体血清含有一定量的破伤风抗体,就可以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1周,有文献报道24小时发病,也有1月后发病的。一般来说,潜伏期时间越短,前驱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所以专家建议,发生外伤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清创,根据医生判断,按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