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预警,近期针对财务人员的诈骗案件高发,仅10月24日至31日一周时间内就发生7起。在这些案件中,诈骗分子通常利用QQ冒充“老板”骗财务人员转账付款,欺骗性极强。
对此,厦门警方也加大了追赃力度。前天下午,反诈骗中心接到一起报警后立即启动资金紧急查询止付机制,仅用时1分钟,便成功止付诈骗资金73万元!
案例1 假财务致电真财务骗光公司账上资金
10月30日16时,厦门一家公司的财务陈小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德盛公司”的财务,声称要给陈小姐的公司汇一笔99万元的款项并需要陈小姐添加QQ。
陈小姐信以为真,立即添加了对方“财务”QQ。接着,“财务”向陈小姐索要了陈小姐公司的开票资料,陈小姐发完之后,就接到一个QQ信息,对方在QQ里称是陈小姐的公司老板“张总”。
“张总”给陈小姐发了一张汇款截图,称对方已将99万的钱款转给了自己的个人账号中,这下打消了陈小姐对于99万元是否到账的疑虑。
又过了一会儿,“张总”又说,因为合同问题这次跟“德盛公司”的交易终止,所以需要陈小姐将钱款返还回去。随后,并给陈小姐一个卡号让陈小姐将钱转到该银行卡。陈小姐起先向“张总”称该操作不符合规定,但“张总”以“特事特办”为由,让陈小姐立即办理。因为公司账上正好只剩下50万元,于是陈小姐便通过网银将50万元转到指定账户。
转完后,“张总”让陈小姐先用自己的钱垫付49万元,尽快把99万元款项补齐。这让陈小姐犯了难,她最终拨通了自己领导的电话核实,才发现被骗。
案例2 73万元刚刚被骗走警方1分钟成功止付
前天17:05,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接报一公司财务被假老总QQ诈骗73万元。
接警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资金紧急查询止付机制,仅用时1分钟,便在嫌疑人银行卡止付本案全部资金73万元!
经查,谢女士于前天16时30分许,通过公司座机号接到自称“凯达公司”电话,对方称与谢女士的老板“李总”谈好合作,将要打一笔合同款给事主。
谢女士QQ接收到冒充公司老板李总的QQ信息后,“李总”称与“凯达公司”的合同有细节需要修改。让谢女士与“凯达公司谢总”电话联系,让对方先不要转账,还给了对方一个电话。
接到“老板”指令后,谢女士立即电话联系“谢总”,“谢总”说钱已转过去了。此时,“李总”又通过QQ发收款截图给谢女士,声称已经收到钱款,并要求谢女士先退还给对方。
16时50分许,谢女士通过网银转账一笔73万元到对方的银行账号。
与此同时,真正的公司老板李总收到了扣款短信,李总立即联系谢女士核实,此时谢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揭秘骗子作案有“三招”
民警分析说,在此类针对财务人员的诈骗案件中,骗子通常采取三招:
1、受害者均为财务人员。年关岁末,正是各家公司业务结算的高峰期,骗子也盯上掌管公司钱款的财务人员。
2、假老总、假客户均使用QQ与财务人员联系。骗子们在财务人员面前要么演双簧,要么一唱一和,只为博取信任。
3、总有一张“转账凭证”。为了让财务人员打消心中的全部顾虑,骗子会在群里抛出一张所谓的“转账凭证”。
佰佰安全网提醒不轻信不添加慎转账
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说,广大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两不,一慎”。
首先,不轻信。不要轻信QQ和微信(群)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的信息,对公司老板、负责人或其他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工具要求转账汇款的,要认真识别,充分核实,提高警惕。
其次,不添加。不要轻易添加陌生QQ、微信的好友申请,特别是涉及公司老板、负责人名字的QQ、微信,一定要电话或当面核实清楚。
最后,慎转账。严格执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要求,针对QQ、微信要求的转账汇款、必须经过公司老板、负责人当面或电话核实!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