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体检行业爆丑闻 抽血不化验直接给结果

2018.12.04 10:39 2093

12月2日

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

曝出体检行业“假体检”丑闻:

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

甚至有抽了血,

没做检查就扔掉,

直接出结果……

张黎刚直言

“有些同行

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

也有一些同行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

直接出结果”

因为

“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此话一出

很快登上微博“沸”搜!

网友炸锅了!

可怕!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数据《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也就是说,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甲状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为什么癌症发现都是晚期? 因为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查癌! 其实压根没做对!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防癌”

首先是技术限制问题,其次是技术水平问题。

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为例,现实中,我国很多地区检查肺癌还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检出早期肺癌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发现的肺癌基本已经属于中晚期了。这是因为,43%的肺部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叠,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治疗。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拍个正片就走人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单位体检,却依然无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人人必知的8种常见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一种更专业

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

哪些人要做?

要做哪些项目?

怎么做?

都是有讲究的

正是其与一般健康体检的根本区别所在。

1 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

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

专家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2 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乳腺钼靶

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并非如此。

专家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3 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用TCT

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HPV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

专家建议: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4 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

专家指出,腹部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5 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检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专家建议: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6 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检查

胃癌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专家建议: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 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专家建议: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8 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佰佰安全网,扩散周知,记住这些方法,

千万别再“假装体检”!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体检行业爆丑闻 抽血不化验直接给结果

2018.12.04

1578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67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0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69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6
上海两名17岁男子朝海底捞锅底小便,赔偿或达百万
2025.03.13 84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