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环保部通报,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出现灰霾,波及面积约121万平方公里。这场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空气污染,也同时引发了外媒的热议。
中国如何在雾霾中找到“治污减排”的道路,是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面对重霾,除了政府在行动,更重要的是官民合力打赢这场治霾大战。外媒关注重霾天时指出,治霾不能只靠“北风吹”,还需长期规划,对污染源对症下药。
雾霾来袭中国官方正在行动
据美国ABC电视台报道,中国环保部上周日表示已经派遣12个督查组赴京津冀及周边进行专项督查。报道指出,在官方发出空气污染警报的同时,督查组将审查这些地区的污染企业以及一些建筑工地。
英国路透社则指出,治理雾霾,中国官方在行动。中国官方针对雾霾天气已经发布了很多命令和政策,力图还市民“一片蓝天”。为抗击空气污染,中国已进行了大量工程投资,并通过法律手段惩罚那些违规企业。
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前报道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的警惕,不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是惨痛的。
报道指出,实际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拦路虎”,不把过去粗放发展所破坏的环境治理好,GDP做大、人均收入提高的意义将打折。
壮士断腕减排治霾如同戒烟瘾
香港《大公报》也发表评论指出,据测算,我国80%的PM2.5污染问题与能源有关、70%以上的温室气体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演进不断证明一个事实,就是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其空气的质量。60年前的英国、页岩气革命前的美国,还有今天的中国无一例外。评论称,能源转型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勇气和魄力。而当前的雾霾污染,也正是凝聚能源转型共识、大力启动能源改革的最好时机。
美国彭博社则援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观点指出,中国需采取积极的措施削减对煤矿的依赖。报道援引该中心主任李俊峰的话称,这就像一个烟民,如果不马上戒除烟瘾,将会影响健康。
晒出清单找到“出口的光亮”
《印度时报》报道称,在应对恶化的空气污染时,中国官方也逐步形成了应急机制。在国家及时发布预警的同时,中国也对部分城市进行汽车限行和暂停污染源工厂的生产。官方数据显示,36家企业已经暂停生产,75家企业减少了产量。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中国政府要求15000家工厂“晒污染”,其中包括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要求这些企业实时公开其在废气排放和污水排放上的细节信息。报道称,这种史无前例的力度为中国治理雾霾找到“出口的光亮”,帮助中国找到污染源的“4W”:是谁(Who),是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
报道评论称,一般而言,治理空气污染将花费数年时间,而目前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了中国正加速治霾。中国政府要求污染源企业“晒污染”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头等大事”,这势必将有很大成效。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