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不要让“2.5天弹性休假”变了味

2020.04.30 21:44 4325

2.5天弹性休假制度,又上了多地政府的红头文件。目前,已经有安徽、江苏南京、河北、浙江、甘肃陇南、江西等地官宣“探索实施”“鼓励倡导”此举。

消费!消费!消费!很明显,“2.5天假”不是为了休假,打的是拉动疫情之后消费回补的算盘。

从刺激经济的角度看,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来源,2019年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成。然而,疫情之下,消费“速冻”。今年前2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加之消费恢复比宏观经济恢复更为缓慢,让消费热起来,成为各地眼下的当务之急。

“2.5天假”本不必大惊小怪,因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政策却一直争议不断。此前的争议点在于落地难,而最近的争议在于走偏了样。

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当时,就有10余个省份跟进。

但喊了许多年,真正落地实施的城市寥寥,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一方面,制度设计上略显模糊,弹性休假停留在“鼓励”层面。各地出台的有关文件中,多表述为“鼓励推行”“鼓励实施”“倡导”“探索”或“支持”,就是没出现过“即日起实施”,也没出台专门的实施方案或细则。试想一下,工作量、雇工成本、KPI(关键绩效指标)在头顶高悬,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谁能轻易“说走就走”,有几个算得上“有条件的单位”,弹性休假又会不会变成某一类人群的特权?

另一方面,“2.5天假”也不是免费的午餐。要在遵守法律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的前提下执行,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活动,多出来的0.5天要么从年假里面扣,要么匀给其他工作日,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员工收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福利,不要也罢。

这一次又是如此。比如,江西此次在落实2.5天弹性假期政策时,提出“不得变相为周五下午居家休息”以及“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

基层工作人员日常加班非常普遍,有时连双休日都难以执行到位,这样的规定无疑又给基层徒增了负担。给“2.5天假”附加这么多条件,也让不少人断了多休半天的念头。

有网友调侃,工作人员好全能,既要复工复产保增长,又要用工资促消费,休息日不能休息,还要出去刺激经济。还有人说,“应该规定上班后交消费票据,达不到XXXX元以上视为变相居家休息”。

没想到的是,“用票据销假”一句玩笑话也成了真——陕西安康市提出,弹性休假人员凭当期市域内500元以上合规餐饮酒店景区消费发票请销假。

鼓励休假刺激消费的初衷,大家都理解。但促进消费,终究不能强制消费,更不能让民众靠多消费来“赎买”半天假期。提振消费的核心是如何让人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如何不把消费变成人们的负担,让老百姓真正有钱、有闲,也有消费的需求,这需要地方政府再细细思量。

( 责任编辑: 聂思凡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熊孩子玩游戏刷走妈妈3万块钱 假期一定要看好孩子

2018.03.09

1309

假期出行记得让孩子坐上安全座椅 不然你会后悔的!

2017.10.08

0

多省出台2.5天弹性休假措施 只是鼓励并非强制性!

2020.04.30

1008

黄山风景区:假期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15000人

2020.05.12

3555

今天是大年初三啦!你的剩余假期被雨水承包了!

2018.02.18

1767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荒唐!假院士招摇撞骗好几年,为啥没人戳破“皇帝的新装”?
2025.08.07 1005
太吓人!6年吃下4斤头发!河南15岁少女在武汉终于“减负”
2025.08.07 876
吊桥桥索断裂!事发新疆伊犁昭苏县一景区 已致5死24伤
2025.08.07 728
惨!25岁中国翼装飞行者在意大利飞行时不幸撞上山壁遇难
2025.08.06 677
湖南一奶奶错把干燥剂当药物,将其混入奶粉喂给4个月大的宝宝!专家紧急提醒
2025.08.06 1003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