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直播带货翻车 “刷单炒信”先购买再退货两头坑

2020.07.31 09:55 4992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厘清有关主体法律责任,严格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依法查处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行为。其中,网络直播营销中“刷单炒信”、网络主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问题都将被查处。

直播带货位于风口,被寄予了发展新消费经济的厚望。然而,直播带货“翻车”、货不对版频发,给电商直播立规矩迫在眉睫。一般而言,直播带货各种乱象,普通消费者是最终受害者,但“刷单炒信”也即虚构交易、擅自删除或编造用户评价,则是两头坑,坑完企业再坑消费者。为博取高收入,直播间造假屡见不鲜。支撑主播坑位费的高人气可造假,粉丝、观看人数、点赞、互动也可低价批量购买。部分主播聘用刷单团队先购买再退货,“坑位费”秒变“坑人费”。为了让商品在直播间内展示,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向主播支付“坑位费”,根据主播流量的大小,价格也从几千乃至数十万元不等。

“坑位费”有多坑?先看两则新闻。“双11”那天花40万元服务费请主播带货,销售额却只完成3000元,企业起诉直播公司后,近日,经宁波市江北区法院法庭调解,被告方退还部分服务费。另一则就更出名了——财经大V吴晓波直播翻车:“吴晓波直播的奶粉,交了60万元,卖了15罐,还被退了3罐。”支出了高昂的坑位费,业绩却惨淡如斯,让企业苦不堪言。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则翻车案例明眼人一看就是没怎么“刷单炒信”,是企业太过相信知名主播和明星大V的带货能力了,可惜因定位不准,观众不买账最终翻车。尽管没怎么“刷单炒信”,但也反向证明了“刷单炒信”有多水,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做刷单生意的商家们为躲避监管,美其名曰“数据服务”“数据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委托直播带货的企业也未必浑然无知、全然无辜。一定意义上,甚至是合谋,以不实销量当成品牌广告,当然是虚假宣传的广告,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由此可见,“刷单炒信”、网络主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价格欺诈,这些乱象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各种勾连,互相助推,毒化网络直播营销生态。

为了扩张规模做流量,平台审核机制不严,助推网络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挣了快钱,赚了流量,可以得逞一时,但饮鸩止渴,给人挖坑也是在给自己挖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直播行业必须走规范化发展之路,才能良性运作,健康发展。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诚信”本是经商之魂,可当下很多商家把这个“魂”给丢了。商家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对消费者不能有“一锤子买卖”“能敲一笔是一笔”的心理。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上当受骗,一旦遇到类型情况,要及时举报,用法律途径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 责任编辑: 张奕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直击“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调查结果:两公司被罚290万

2020.12.24

1027

百万粉丝亲眼目睹网红女主播直播带假货当场被抓

2020.10.16

1978

留学生走进乡村看小康:直播带货感知真实中国

2021.09.13

1121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坑蒙拐骗网络上四处横行!假农技专家“割韭菜” 虚假人设、违规带货,坑农骗局正上演!
2025.08.11 572
河南洛阳一男子嫌太吵向楼下烧烤店泼不明液体,矛盾为何升级值得反思
2025.08.11 948
荒唐!假院士招摇撞骗好几年,为啥没人戳破“皇帝的新装”?
2025.08.07 1018
太吓人!6年吃下4斤头发!河南15岁少女在武汉终于“减负”
2025.08.07 886
吊桥桥索断裂!事发新疆伊犁昭苏县一景区 已致5死24伤
2025.08.07 738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