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郑州慈善日学校发短信带钱家长感觉被“逼捐”

2015.10.12 11:28 1791

爱心都是自愿奉献,谁都不能通过“爱心绑架”“道德绑架”的行为,来逼迫他人捐款。即便是学校,这种做法也是不可行的。

做慈善本是一件传递正能量的义举,但当自愿变成被迫时,又该怎样评价这一行为。

近日,郑州有小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他们几岁的孩子回家要钱,说是慈善日学校要捐款,而学校也发来提醒带钱的短信,家长感觉被逼捐

妈妈给3元 儿子要50

10月9日,市民郭女士8岁的儿子文文(化名)和她纠缠了一晚上。他回家便跟妈妈要钱,说是学校组织捐款,随后不久郭女士就收到校信通短信。

看完短信,郭女士搞不清楚钱是捐给谁的,连个主办单位和捐助对象也不说明。经过一晚上的谈判,郭女士把价码从3元涨到20元。而文文的心理价位是50元。

此前学校曾有老师患病,孩子们都踊跃捐款,在郭女士和其他家长看来,给老师捐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善举,而这种慈善日的捐款,没针对性,太笼统。

“小学生能有什么钱,这短信就是让我们家长准备好钱嘛!”市民李先生很无奈,不过他不敢跟校方为此争吵,毕竟孩子还要上学的。

全市安排 学校每年都组织

记者向这所小学进行求证,教务处马老师表示,这在他们学校已经形成习惯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组织捐款活动。对于家长的质疑,他表示理解,他强调,捐款是自愿行为,群发短信绝没有逼捐的意思,各个班主任编短信也不会想那么多,因为每个老师也要捐的。

他说,郑州慈善日捐款是市里统一定的,每年都会向各个市直单位发通知,具体到学校就是提倡老师捐一天的工资,学生捐一天的零花钱。

不过对于善款的用途,他本人也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这是用于助残助贫之用,由市里统一安排调拨。

用项目打动社会捐款

2007年,郑州市以法律形式确定每年1016日为郑州慈善日。随后,每年政府都会下文动员,但此举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此举有点像逼捐,也有人表示支持:政府再不动员,谁来帮助困难群众。在慈善日捐款数额上,近年来也是节节攀升,2008年募集善款4662万元,到了2014年达到1.3608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数年来,不断有媒体对此提出疑问,并发起调查,最后得出的观点大同小异:要捐,就直接捐到受益人手里。

2013年,一家媒体的投票中,对于怎样促使这类活动得到社会更加主动的参与59.23%的受访者选择改变宣传手段,让大家能够体验到具体的公益项目,让项目来打动人心30.1%的投票者支持公布善款用途,让捐赠者能查询到自己的捐款流向和捐赠效果

佰佰延伸阅读:天津南开老师为爆炸事故捐款是自愿还是被捐”?

更多公共安全资讯,尽在本安全网站。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常识知识,您还可以关注安全科普、流言留言、你知道吗等相关频道。


( 责任编辑: 李寅子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郑州慈善日学校发短信带钱家长感觉被“逼捐”

2015.10.12

1232

为保障公共秩序 旅游局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法律

2015.04.07

1545

农民西瓜夜间被毁上演真实版水果忍者

2015.05.26

1034

“逼捐”吴京 有违慈善本意

2017.08.16

6005

琼山城管小贩和谐相处涉事队员遭批评

2015.06.04

1333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女游客称丽江一店冰淇淋“标价9.9元变48元”,商家称是两种产品且并未强卖,市监局立案调查
2025.07.07 830
央视曝光电商零差评猫腻,网络水军隐蔽操控灰色产业链遭揭露
2025.07.07 520
惊悚!女子买房一楼院内挖出人骨想退房被拒 河南长垣刑警介入调查
2025.07.01 817
净水器骗局曝光!不良商家专骗老年人!
2025.07.01 625
提醒:这些工作文件,不能通过微信发送 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2025.07.01 628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