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德市老龄委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宁德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47.7万人,占宁德全市人口总数的13.57%,按照通行的国际标准,宁德市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而在老年人比重不断增加的今日,老年人走失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和调查。
老年人走失频繁
更有甚者多次走失
前几天,市民李女士年近8旬的父亲在市区某通讯公司附近走失,李女士先是拨打110报警,随即便和家人出门寻找,并贴出寻人启事。由于天色已晚,李女士一家人当晚并没有找到其父亲,这使得李女士和家人非常着急。
“这是我父亲第一次走丢,当时我们全家除了焦急还是焦急。”李女士告诉记者,辛亏第二天有好心人发现她父亲并向派出所报警,最终她才得以找到父亲。
近年来老年人走失的情况可谓频繁。记者从市区蕉南派出所获悉,该派出所平均一周就会接到1至2次有关老年人走失的报警电话,其中,一些老人甚至还出现多次走失的情况。
不少走失老人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据蕉南派出所民警介绍,就目前情况看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由于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有限,常常不记得个人信息,一个人外出时,走失几率较大。而在他们处理的老人走失案件中,不少老人便是因为患有该病且一个人外出才走失。
“许多走失老人甚至都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以及联系电话、儿女姓名等信息,也不记得路,这样的老人若一个人外出,极容易走丢。”这位民警提醒,家中若有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并尽量不要让老人单独外出。
不忍将老人锁在家中
但24小时看护又不现实
对于老年人走失,记者采访了一些有类似经历的市民。“我父亲都走失过好几次了,如今,我们平日里只能将他锁在家中,等我们有空时再带他出去走走。”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正因如此,她父亲此前走失过多次。
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其实也不忍心将老人锁在家中,可父亲每次走失都让家人心急如焚,而她和丈夫都没有时间24小时看护父亲。因此,为了预防父亲走失,她和家人才出此下策。
市民林女士也有类似的烦恼。“我的母亲今年70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家里也曾提议过将她送去养老机构,可想想,家中这么多兄弟姐妹却还将母亲送去养老院,街坊邻居该怎么想?但若全由家人24小时看护,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又都要上班,没有办法做到。”最终,林女士一家请了一位保姆来看护母亲。
加强监管
为老年人备好信息卡
有老年人的家庭该如何预防老年人走失?对此,民警建议,预防老年人走失,首先应加强家庭监管,并为老年人配备好手机等通讯工具,以便于随时联系。同时,可以为老年人准备简单的个人信息卡,填好个人信息、家庭联系电话等,放于老年人口袋当中,以备不时之需。也可在老年人同意下,为其准备胸卡或个人信息牌。若接到老年走失案件,派出所民警通常会第一时间查看老人身上有无个人信息卡、联系卡等。若老人身上携带此类卡片,民警就能及时为其查找家人。
与此同时,还可以与街坊邻居沟通,让邻居留意家中老人的动向。最后,该民警还提醒,为预防老年人走失,市民还可主动到派出所登记老年人信息,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派出所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及时寻找老年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家中有重症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好能够有人陪同看护。
( 责任编辑: 佰佰安全网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