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新华社人员回应“桑兰事件”:立足点是新闻本身

2015.11.30 10:46 1629

桑兰

17年,尘埃仍未落定。一石,又激起千层浪。

这一周,新华社甩出关于桑兰事件的新进展长文,引发了桑兰连夜反击,博文更长。而白岩松等媒体人,也表明立场,以态度作为公器,各有情绪。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又为什么 偏偏咬着桑兰不放?当真如主人公所认定,有人要“赶尽杀绝”吗?记者昨日采访了新华社相关人员,他们落落大方地回应:“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持续性长的新闻。”

17年来屡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并受广泛关注的桑兰,其案情,或者说一项新的论说浮出水面,新华社发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从她一出事开始,我们驻纽约的报道员就一直跟着这条新闻。包括之后的上诉、撤诉,一系列动态等等。”来自新华社的声音称,此条线的记者一直关注着桑兰事件的进展,“最近又发现了一位美国运动科学家公开了他的结论。其实他的文章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发布了,但因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并不受人关注的科学家,而且其文章是在个人博客中更新,所以我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踪到这条新闻。”

桑兰出事,是大新闻。之后,没完没了的官司,是衍生物。有了新的证据,新的推断,拿来做文章,算得上是跟踪报道。新华社说:“并不是和桑兰过不去。我们的立足点,是新闻本身。”

当桑兰成了母亲,生活日趋平静,是否有必要再起波澜扰其生活?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有着不同的立足点。于情感而言,我们祝福曾遭遇大不幸的桑兰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于事实而言,在任何时候被摆上台面都不为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事件的后续发展本安全网将持续关注。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桑兰未入美国籍 从未申请过政治庇护

2015.12.01

1026

桑兰丈夫称没必要和相关媒体结梁子

2015.11.30

2595

桑兰不易 对她宜多点同情少点苛责

2015.11.30

1288

新华社记者被桑兰点名质问:要“铲除”我?

2015.11.29

1285

新华社人员回应“桑兰事件”:立足点是新闻本身

2015.11.30

1100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贵州六盘水市一居民家中惊现3.5米巨型眼镜王蛇,消防民警联手捕捉
2025.09.10 950
你听说过雷暴哮喘吗?一场雷雨后,短短几小时,急诊涌进400多人
2025.09.10 626
江苏出现一例霍乱确诊病例,可疑源头场所已消杀处置
2025.09.09 592
电话手表能否带到学校一直有争议 家长的建议为何引热议
2025.09.09 939
沈阳师范大学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 2000多人出现肠胃炎症状
2025.09.08 954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