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不少人成为低头族,沉溺于手机的世界中,常常忽视对亲人的陪伴。
小学生写《父亲和手机》日记 他们爱手机超过爱我
“父亲一生最喜欢手机,还有苹果电脑,一天父亲带我回家,一坐下就开始找手机……”近日,大庆路小学二年级学生写的一篇名为《父亲和手机》的日记在朋友圈疯转,也引来不少家长深思。昨日,楚天快报记者在本市一小学调查发现,近七成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很爱玩手机,更有学生直言“他们爱手机超过爱我”。
小学生日记:爸爸一生最喜欢手机
“父亲一生最喜欢手机,还有苹果电nao,一天父亲带我回家,一坐下就开始找手机。我告诉他不要玩电子chan品,对眼睛不好。他说就一会就一会,我答应了他,只让他玩一会,可是这次停了下次不听,他只要没事就玩……”昨日上午,经过辗转联系,记者见到了这篇名为《父亲和手机》的日记,日记最后,这名学生还写道“我真不高兴,父亲爱玩手机”。
这篇日记写于12月15日,是大庆路小学二年级一名学生所写。
据这名学生的班主任杨仪雯介绍,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她尝试着让学生们坚持写日记。前不久语文课文刚学完《父亲和鸟》,没想到这名学生模仿这篇课文写了《父亲和手机》。
“看完后不仅感叹孩子的观察力,我自己也很惊讶,没想到在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爱玩手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杨仪雯说,有老师将作文发到了网上,立刻引来关注。“这名学生的家长看了日记后,感觉很惭愧,还特意给我打电话说以后要改正。”杨仪雯说,孩子的世界最单纯写出来的内容也最真实,这也反映出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场值得关注。
记者调查:七成学生称爸妈爱玩手机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在樊城区某小学开展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在四年级某班收上来的61份调查问卷中,“觉得自己的父母爱玩手机吗”除了19名学生说不爱玩外,另外42名学生明确表明自己父母很爱玩手机,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其中更有学生直呼“手机都不松手”“24小时都在玩”。
其中在“自己做作业时父母在做什么”的问题中,除了“做家务、陪着做作业”等回答外,过半学生称父母会上网或者玩手机。“希望我做作业时,父母能陪在我身边,这样我做的时候更安心。”一名学生说。
“吃饭在看手机,我做作业时也在玩,睡觉时还要坐在床上玩。”一名学生说,有时候看见他们玩,他也很想做完作业赶紧玩手机。
“我觉得妈妈更爱手机,也更关注手机。”10岁的小瑞希红着眼睛说,有时候妈妈玩手机时,她喊好几遍妈妈都听不答应。
采访中,多名学生称,虽然他们也很喜欢玩手机,但却不希望父母因为手机忽视了他们,手机已经“夺走”了很多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关注。
家长感叹:不知不觉冷落了孩子
“在朋友圈看到这篇作文时,心里还挺惭愧的。”市民方先生称,虽然这篇作文不是自己的孩子写的,但他感觉自己就是这种父亲。下班回家,他很喜欢玩手机看新闻聊微信,有时儿子在旁边想让他陪着一起写作业,自己还会不耐烦。“没有意识到我的行为对孩子成长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方先生说,以后他一定要放下手机多陪陪儿子。
昨日中午,记者在荆州街小学、新华路小学、大庆路小学等学校门口进行了随机采访,当记者将调查结果告诉家长们时,大多露出了惭愧和尴尬的笑容。“的确是这样,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家住樊城区的张女士坦言,有时候孩子写作业,她就坐在旁边玩手机,想着只要没有发出声响就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很影响孩子。“以后一定要做改正,最起码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采访中,部分家长忏悔说。
老师建议:多抽一点时间陪伴孩子
对此,小学心理老师陈烈表示,孩子写的日记,反映出了当下不少父母的现状。现在很多家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连Wifi,微博、微信,上网、看电影都在用手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陪孩子更多。
陈烈提醒家长,“言传不如身教”,当家长沉迷于手机时,孩子或许会模仿家长,逐渐沉迷于电子产品中。在陈烈看来,家长在家时,应该多陪孩子一起活动,聊天,学会倾听和交流。必要时还可以放下自己的权威,与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监督家长使用手机。“和孩子最好是有沟通和商量,商量好这段时间我是全心全意地关注你。”陈烈说,作为父母可以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再与孩子沟通好哪个时间段是陪伴,哪个时间段是忙自己的事,沟通好的话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也有老师建议,父母如果确实有工作,在家需要使用手机,最好错峰替换,比如爸爸忙时,妈妈陪孩子学习或游戏。妈妈玩手机,爸爸就要带着孩子做运动,也可以约定每个周末,大家固定半天都不玩手机。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
如何摆脱手机依赖?
为了摆脱对手机的依赖,首先要改变认知。心理医生认为,手机和网络只是社交的一个虚拟手段而已,跟朋友见面聊天、与朋友相约运动等其他的社交方法,可以增进彼此的情谊,改变自己的生活圈。
心理医生提供了几条小建议,被手机依赖症困扰的读者不妨试试:
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尽量通过增加生活情趣和多样化的娱乐活动释放压力,生活丰富多彩了。
建议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例如,在坐长途车或者公交车的时候,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可以带一本书、报纸或者杂志上车,在车上静下心来,看看书报,欣赏车外的风景,放松一下身心。
尝试出门不随身携带充电宝,由于智能机耗电较快,这样就可以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的时间,是个很有效的办法。甚至可以为自己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对于中小学生,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太多的手机,最好就是只能简单地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手机,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
最后,专家建议,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可以考虑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责任编辑: 景建苗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